在汴京以前有范质老丞相,基喜欢举办个诗会,被他赏识的人他都会趁机举荐。
虽说李昉的级别比不上已故范丞相,但是再怎么说李昉也是翰林学士。
也有传说李昉也专门举荐过一些白衣文人,很多也进入到了官员体系之中,虽然当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官,可是那也是官员呀。
虽然说他不是皇帝没有直接任命官吏的权力,但是他可以推荐吧,这就十分重要的。
但是也有一些人是专门来和一些未来的朝中新贵来拉关系的,毕竟不和帝国首都的官员搞好关系是不行的。
夹板上也已经站了不少的人,最前面的是几个读书人模样的打扮,更多的是商人。
他们听说李昉举办给诗会,都兴致勃勃的来了,赵承嗣也没什么事情也专门过来看看。
夹板上不知道什么从那里来的一套桌椅,周围的人都指指点点的,看样子是再等正主出现。
“想不到在这里能碰到翰林学士李大人,真是荣幸。”
“是呀,看起来这一次我们做出去江南游学的决定是极其正确的。”
“能得见翰林大人,真是不虚此行。”
几个人没有功名的白身读书人在一旁十分的高兴。
所谓的白身是没有取得功名或者还没有参加大考的读书人,这里也是他们崭露头角的地方,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
“李公到!”这时候一个人高呼道。
随后一个年约五十来岁的中年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刚才还热闹的夹板突然安静了下来,都看着这个老人进来。
老人现在应该有有五十多岁,但是依然龙行虎步,根本就看不出是个老人。要知道这个时代五十多岁确实是高龄了
这个老人就是当朝翰林李昉,为官多年做到了翰林高位。
“见过翰林李大人”。夹板内的人齐齐的向李昉行礼。
“众位不要多礼,这是在江上,大家随意。”李昉宰相和蔼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