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轮到大宋,虽然这十几年来大宋皇帝的功绩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对于官员贪墨一项上,大宋还从来没有立法过。
而且皇帝赵匡胤甚至是采取了纵容的贪墨的态度,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现在的很多人看不明白,赵承嗣怎么会看不明白呢,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其实就是拿腐败换兵权。
大在“杯酒释兵权”时,赵匡胤曾开导众将说:“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如此,君臣之间再无嫌猜,可以两全。”
赵匡胤这句话其实就默许了贪墨,多积累金宝,怎么积累,这些武将从那里得到这么多钱。
皇帝赏赐能有多少,国家也不富裕,那就是考他们自己呀。
宋武将第一位的石守信就是一个例子,他个人比较喜欢钱,在开国武将中排在了第一位,深得赵匡胤的信任,打仗是一把好手。
杯酒释兵权后,石守信开始从此开始追求声色犬马,疯狂聚敛财物,民间也多有怨言,可是赵匡胤对此却置之不理,如果石守信这个不算很明显,那么下面这一位做的就很明显了。
还有另外一位平定蜀国的功臣王全斌,史书上也说他以前一直表现很好,为人素来“轻财重士,不求声誉,宽厚容众,军旅乐为之用”!
可是,“杯酒释兵权”后,他竟像换了个人似的,克蜀之日,竟自己带头,放纵部下大肆搜掠蜀中,“侵侮宪章,专杀降兵,擅开公帑,豪夺妇女,广纳货财,敛万民之怨嗟,致群盗之充斥”。
平定蜀国之后有人上告王全斌,抢夺民家子女玉帛等违法之事,赵匡胤下诏准备与诸将一起都召回来。
赵匡胤看在王全斌等人初立功,虽然犯法,不打算让狱吏污辱他,只令中书省问清罪状,王全斌等人都供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