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看完不由得破口大骂,这又是搅局的行为了,在正经的欧洲战场上,如果有军官敢用这种手法,就是赢了也要成为笑柄,不会有任何前途的,也就是东方一再出这种搅局的行为。
华尔立即命令己方炮兵射击,阻止这些不讲规矩的反叛军构筑炮台,可惜此时洋枪队炮台和反叛军前进炮台的距离为一千七百米,刚好在有效射程和最大射程之间,而且洋枪队的火炮只有四门,数量太少,竟没有什么效果。
华尔突然明白过来,对方这是明摆着欺负洋枪队火炮少啊,如果华尔手下有足够的火炮和炮兵,此时就能分出一部分炮兵,也上前构筑类似炮台,但此时就只能光看着了。
至于派步兵上前,华尔想了想也否决了,那样一来洋枪队就要在敌人的火炮有效射程内前进一千多米,其中的变数太多了,而且那样一来正好落入敌人的圈套。
反叛军的指挥官摆出这种阵势,恐怕就是要逼迫自己冒着火炮前进,或者顶不住压力,直接后退吧。
无可奈何之下,华尔下了一个非常愚蠢的命令和一个非常明智的命令:“传令下去,火炮部队分出两门火炮,前移五百米构筑炮台;另外,命令所有步兵排松散阵型,以防御敌人的火炮射击。”
立即便有传令兵一层一层地把命令传下去,使部队依照命令行动。
步兵原来排的是相对密集的阵型,士兵和士兵之间几乎是肩并肩的,这样能更好发挥火力优势,如今下达命令后,士兵就立刻开始移动,使得每个士兵间的前后左右间隔都达到两米左右。
这是一种极为适合对付火炮射击的阵型,就算有炮弹落下来,最多也就杀死一两个士兵,能造成的伤亡比密集队形时少很多。
李仙一直在后方远远地观察着前方的交战,看到洋枪队变换阵型后沉默地点了点头,看来这洋枪队训练还是可以的,能在对战的时候就能改变阵型,至少以前的清军是没有这个本事的。
之后,果然不出华尔的预料,反叛军最靠前的长管火炮基地不到十分钟就完成炮台的构筑,然后就开始射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