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广州的问题

不过,李仙想提升华夏军的整体工业水平,缺的还不仅仅是铁矿石一项,还有好多物资的紧缺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比如,要生产火药,就需要硫磺、硝石和木炭;生产火枪和火炮,就需要生铁、熟铁、钢铁到煤炭和木炭;提升造船业,建造军舰或千吨级商船,就需要优质木材和生产帆布需要的棉花、麻布等,其余还有各种零零碎碎的原材料。

在清廷封锁广州物资运输的情况下,取得这类物资越来越困难,是如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在李仙在福地里,炼钢炼铁升级工业基础,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广州城里有一个人却坐不住了。

原来,攻克广州后不久,李仙和玄正就进入福地搞什么研究所,把治理广州的任务交给王九玄。

一开始,王九玄觉得这是很好的机会,自己终有有机会独当一面,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事情,而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

只是,独自在广州治理了三个月的内政后,王九玄觉得这事情麻烦透了,每天都要跑得焦头烂额,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而且刚处理完一件事情,就有三四件新的事情发生,简直是没完没了。

治理广州,首先遇到的事情就是解决物资紧缺带来的各种骚乱。

广州是一个有二百万以上人口的超级大城市,如果在这时代评选人口最大的城市,广州绝对能进入前三。

按照清国的生产效率,供养一名城市人口,需要七八名农夫辛勤劳作,也就是说供养广州城的人们需要的粮食和物资,需要一千五百万名以上的农民勤勤劳劳地工作。

就以粮食而言,广州府所属的几个县供应广州所需的粮食是根本不可能的,就是整个广东也不行,需要从广西和湖南、湖北等地大量进口粮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