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和稀泥

现在的情况大家伙心里其实都有数,我们当初在三元福地消灭那么多朝廷白甲兵,之后又起兵抗英,组建军队,做的都是朝廷最恨之入骨的事情。

在前段日子,朝廷之人用六百万两假银子给我们设套,这意思就很明显了,就是想借着英国人的手用兵到三元里,把三元里附近的百姓全部屠杀干净。

清朝立国两百多年来,一直视武林人士和福地门派为眼中钉肉中刺,也不知覆灭过多少门派,福地周围的百姓也是几万几十万地被屠杀啊,当初南少林覆灭,只有五名弟子侥幸逃脱后传承武艺,这就是明证。

到了这等地步,我们这个反恐怕是不造也得造了,否则我们在场所有人恐怕都有身死族灭的大祸。”

李仙说到这里,就停顿了一下,有意观察众人的表情,就发现大部分人都在点头,似乎对此一点也不意外,就是先前一直跟杨天明争执的秦日纲对此也没有意义。

在场的武林豪杰大都参加过三元福地的战斗,当时只以为是帮助三元观度过难关,给朝廷一些损失,也好让朝廷主事之人以后行事有些忌惮,不会动辄就要覆灭武林门派和帮会。

没想到三元福地之战打得那么好,打到最后竟是三元观和混元宗带领着武林众人,反过来歼灭入侵的朝廷尸兵大军。

这打得倒是爽了,但是武林之人事后也大都明白过来,这一仗打得实在太好了,犯了朝廷的大忌,恐怕很快就会招来朝廷的报复。

后来,三元观受到英国军队的袭扰,广州周围的武林人士立刻就聚集过来,本身就有些借着这个机会联合起来,以便以后对付朝廷大军的意思存在。

只是,到了如今,原来耀武扬威的英国军队也被己方势力所打败,如此情况下,清廷除非想主动退出到关外,否则只有举全国之力,全力进攻广东武林人士的一途。

所以,所有人都明白这造反是必须要造反了,不确定的只是到底什么时候造反,以谁为主造反,还有就是自己在这造反中得到什么样的利益之类的实际考量。

李仙这段时间以来用兵如神,众人都看在眼里,但李仙起步毕竟太短,跟广东的众多豪杰也没有过深的交往,因此大多数人对推举李仙为造反的盟主或皇帝,有着很多顾虑。

像秦日纲,素来敬重李仙的用兵之能和为人,但作为广州本地人士却不是特别希望看到来自雷州的势力主导广州的起义,因此才会不发一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