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方只有六百多人,还都是疲兵,附近广州城里的朝廷军队也绝对说不上友善,这一仗要能顺利打胜还好,如果有个差池,这六百多人就有可能团灭在这里了。
沉思之后,李仙就让队伍藏在附近的庄稼地里,趁机休息,恢复体力,然后将三阶和二阶高手组成的侦察兵四处派出去,打探周围的情况。
李仙最担心的就是四方炮台的英军数量超过自己的预计,也担心这附近有自己不知道的朝廷存在,关键时刻跳出来给自己一方一击。
李仙派侦察兵将这附近仔细搜查三遍,自己不放心,也亲自出去查探,发现一切没有异常后才松了口气。
只是,李仙心里突然有种不明不白的感觉,总觉得事情有些别扭,就是看不出事情会有什么变故。
这样忙碌了大半夜,一直到黎明时分,李仙才将队伍里的人全部叫醒,趁着夜色摸到四方炮台附近。
四方炮台正式名称是永康炮台,后来因炮台呈四方形,故俗称“四方炮台”。
炮台长宽约48,高约7米,分外台和子台。
清军原来在这里设有大小炮22门,其中外台配炮13门,台中的子台配炮9门,是广州城防的重要据点。
跟这时候的绝大多数清军炮台一样,四方炮台也是一座露天炮台,也就是说四面只有矮墙,没有屋顶,防炮能力很缺乏。
像虎门炮台,按照林则徐的规划,在火炮后面挖有很深的堑壕,炮兵可以临时跳进去躲避敌人炮火,但大方炮台都没有人想过会动用,因此连这点堑壕都没有。
英军占领这处炮台后,据说搜刮出火药一千多斤,但觉得太过粗糙,都直接倒入河里。
现在,英军在炮台上和周围搭建帐篷,设立简单的警戒设施,其他防御设施没有来得及构筑或没有意愿构筑。
李仙在远处看着四方炮台思考,白天的大雨下得很突然,英军的火药肯定也受了点损失,只不知损失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