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趁着澳门造船业不景气,招募过来的造船工人约有三百人,这些掌握着当今清国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金属加工技术,又有相对良好组织纪律的产业工人,对东海岛工业发展有多大的意义,这是很容易就能理解的。
此外,李仙还在佛山,通过福威镖局和三元观的关系,招募了大量工匠,其中铁匠大约两百人,有清国军工厂火药生产经验的工匠大约有一百人;还有从广州和佛山招募的武者和识字的管事、伙计等,也有五六十人。
只要能将这近七百人的新加入人员吸收消化好了,混元宗的军事、工业到各项软实力都会出现极大腾飞,真正具备让整个广州府都忌惮的军事工业实力了。
乔大青和令狐战还带来两百名艇帮人员,他们算是盟友关系,属于捕鲸队、猎虎队一样的合作组织了。
这还不够,回到东海岛后,李仙又宣布新一轮的扩军,要将护卫队在原来的五百多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再招募五百到七百多人,扩军到一千二百人。
按照护卫队三个月一批的训练速度,新招募的护卫队员在三月内就能初步成军,然后可以出来执行一些军事任务。
只是,这样算来,混元宗要在短期内就要从六百多人的规模扩张到两千多人,扩张三倍以上,其中涉及的各种行政事务和军事事务都非常复杂和庞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招募人才到购买物资等,花费了李仙大量资金,特别是为了完成三元观的订单而购买数万斤火药,就花费三万元以上银元,原来还很富裕的资金立即变得紧巴巴起来,让李仙感叹这钱不够花。
对此,李仙也没什么好方法,先是对所有新招募人员宣布军训,对护卫队员和招募的工匠等全部进行军训,开展军事管理,先完成人员之间的磨合再考虑如何攀爬科技树,打造工业基础。
除了这些普通人员外,李仙最想得到的其实是这次到东海岛的武林人士的加入。
如果这些武林人士能加入护卫队的序列,那么混元宗一下子就会多出八九名宗师,二三十名二阶武者,再加上五十多名一阶,配合原来的五百多名护卫队和火炮、线膛枪等武器,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会远超想象。
只是,这些武者每一个身后都站着相对独立的势力,有些势力还远超混元宗现在的水平,李仙想让这些闲散惯了的武者为自己工作,其中的难度极大。
“还是得好好想办法,把这些武者忽悠进来才是。”李仙暗地里琢磨着:“左少卿跟我那么大因果,现在也为我工作,我就不信找不到办法,让这些人到护卫队做事。”
回到东海岛处理一些行政事务之后,有了一定空闲,李仙便带着王九玄参观混元宗的军工厂,向他介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