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厉害吧,一百多人顷刻间就招满。”李仙指着自己的手下们,得意地对手下的镖师们说。
“李大哥做事自然比一般人强一些,只是这些人跟您都不沾亲不带故的,以后真到了拼命的时候,恐怕没人会愿意冲上前吧。”这些镖师的首领叫林长生,大约三十多岁,为人老练实诚,委婉地提醒李仙。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妙处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用人方法就是别人干活就付工资,不需要过多考虑血脉和亲缘等方面的事情。”李仙却是似乎没听明白似的,净说些不着调的话。
对林长生他们的标准而言,出了事真正能帮得上忙的,必须是同乡同村沾亲带故的熟悉人才行,要不然随便找人,愿意干活赚钱的苦力满大街都是,何必非要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来寻。
只是,对李仙来讲,这些猎户跟渔民,跟普通的苦力是大不相同的。
一支以暴力事业为目标的队伍,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勇气,而以李仙的眼光而言,这个位面清朝百姓最缺的素质就是勇气,根本无法跟这些常年猎杀最危险猎物的猎户和渔民相比。
知识和经验可以靠后天传授培训,唯独这勇气很难培育。
李仙手里多了五十名正规护卫队成员和四十多名预备役成员,还有十名镖师要养,加上月俸和食费,一个月的支出接近五百块大洋左右,以李仙现在的财力,倒能支撑半年以上。
更何况,香皂生意方兴未艾,做好的话今年纯赚一万两以上也有可能,李仙还真不怕花钱。
李仙手里有近二十支线膛枪,还有八十支价格便宜得多的褐贝斯燧发滑膛枪,但根本没有想过要发给这些还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护卫队成员,甚至刀枪等冷兵器也都不愿意。
训练队伍的首要工作就是编制,李仙将正规队员编成三个班,把预备队员也编成三个班,然后让这些什么都不懂的队员以班为单位入住房间里去。
反正李仙找的房子都很大,一个屋子住十多人倒是绰绰有余。然后从这一天开始,这些护卫队成员的苦难就开始了。
李仙以前训练火枪队,是以队列训练为辅,以实战为主的;而对自己的护卫队,却是以队列训练为主,实战以后再做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