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自然是没有的,只是,你母后觉得,本朝以来尚未有过两位皇太后的先例,所以,希望哀家能够劝一劝陛下你。”高滔滔一边说,一边注意着天子赵煦那渐渐阴沉下去的脸。
“但是,哀家倒觉得,这件事情,还是由陛下你来作主为好,哀家这个已经都快要老糊涂的老婆子,就没必要多这个嘴讨人嫌弃了……”
听得这话,天子赵煦赶紧起身,朝着太皇太后高滔滔深深一礼。“谢皇祖母……”
拉起了天子赵煦之后,太皇太后高滔滔语重心长地道。
“咱们祖孙之间,何况再说这样的话,不过,你母后那里,你终究也要多多安抚于她才是,毕竟,她才是你父皇的正室。
最好能够想到一个万全之策,既能够安抚住你母后,也不至于让你母妃就这么战战兢兢下去才好。”
“孙儿明白了,孙儿一定不会辜负了皇祖母您的期望,定然也不敢薄待母后。”赵煦向着高滔滔肯定地答道。
从高滔滔的春秋宫出来,站在那日渐陡峭的寒风之中,天子赵煦深吸了一口寒凉的空气,不禁有些忧心忡忡。
他也深知,皇祖母这话不无道理,总不能因为生母而与母后造成巨大的隔阂,毕竟,母后乃是父皇的正妻,这件事情,若是处理不好,怕是在群臣那里也很难交待过去。
更何况,苏东坡乃是以全自己孝道之名请尊生母朱太妃为皇太后的,这若是闹出什么来,怕是到时候自己非被天下人戳脊梁骨不可。
明白了自己目前的艰难处境,赵煦却并没有退却一步的意思,总之,天无绝人之路,终究需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才好。
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自己都要完成这件事情,过去就算是没有先例又如何?那就让自己这位庶出的天子来开创一个新的先例。
为日后天下子孙们,也树立一个规则,让那些与自己一般皆是庶出的皇帝,都能够有先例可循。
第983章
先是陷入到了一片的死寂之中,等那刘挚宣读完毕,还不等其他人有所反应,这边,六七名蜀党官员便第一时间跳了出来表示赞同。
而旧党这边的大臣们此刻面面相窥视,都在犹豫,这该如何是好?毕竟,苏东坡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另外就是,过去,天子提及此事之后,旧党可是强烈的表示反对,与天子结下了刻骨的仇恨。
而今天,却是威望隐隐已为天下群臣之首,又是旧党大佬的苏东坡跳了出来为尊天子生母朱太妃为皇太后一事摇旗呐喊。
肿么办?是站出来表示反对,还是表示赞同?
不过,虽然相当一部份有脑筋的臣工们尚在权衡利弊得失之时,自然也有脑袋缺根弦的货色跳了出来,而且还为数不数。
纷纷对苏东坡的奏折大加批驳,自然,蜀党人数虽少,但是苏东坡这位蜀党魁首既然发了话,那么他们自然要为自己的大佬摇旗呐喊。
双方开始在朝堂之上展开了唇枪舌剑,或是在互相批驳,或者是在针锋相对,吵着一团。
而大多数的官员在此刻却保持着一种诡异的平静,看到了这样一幕,赵煦原本悬起的小心肝,渐渐地落回了原地,而双眼里边,已然闪烁着一种叫着希望的光芒。
太皇太后高滔滔虽然没有明言过,但是,却也暗示过自己,如果朝堂能够通过,那么她是不会再反对的,而最大的困难,便是怎么多朝堂之上争取到支持者,而现在,已经有了。
最终,这一场朝议在争吵声中结束,天子并没有开口有任何的表示,但是,许多人都已然嗅到了一股子味道,那就是,尊生母朱太妃为皇太后这一事件,必将又会在大宋朝野掀起一场巨大的波澜。
赵煦宣布朝会结束,匆匆地离开了大殿之后,想了想,决定摆驾春秋宫,先去太皇太后高滔滔那里一趟。
只是,赵煦这才刚刚来到了春秋宫门外,就正好遇上了那位一脸气极败坏之色,正在匆匆往外走的向太后。
“孩儿见过母后……”赵煦朝着那迎面而来的向太后一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