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扎人心的对头换成了大宋天子(第二更)

自古红楼出才子 晴了 2309 字 9个月前

“……”这位大臣一脸吡了狗的表情,僵立在原地作声不得。

“陛下,臣觉得,我大宋与辽国之间,正是因为有了真宗和仁宗二位先帝的努力,才使得我大宋有了近百年的安宁,大宋才能够如此富足安乐……”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呢?”赵煦仍旧是一副慢不经心的模样,可越是如此,越让那些臣工们每说一句话都要小心翼翼。

因为,这位天子成长的速度,实在是太过惊人了点,重要的是嘴皮子之犀利与刁毒,已经超乎了他们的预料。

每每与天子起了争执,被扎心的是他们,被恶心的还是他们,偏偏,天子那些歪理邪说一套套的,愣是让你没办法去反驳。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满朝文武越来越少说话的原因,没办法,谁被怼多了,都会产生心理阴影。

例如现在,一个臣子接一个的被天子那张刁毒的嘴皮子扎得心尖子疼,满朝文武都快成扎成肉串了都。

这么清奇的画风,昔日……也就王洋那个刺头在朝堂的时候才见过,而今,主角不是王洋,却换成了更牛逼的大宋天子,这下子,就更令人弹蛋了,你特么的怎么怼回去?敢怼回去吗?

“臣的意思是,祖宗所规定之成法,陛下不该随意更改才是……”这位大臣慎重的考虑了半天,确定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没有毛病也不会让天子赵煦抓到什么漏洞后,这才答道。

“这位卿家,朕似乎听到了你提及的是祖宗成法,没错吧?”赵煦砸了砸嘴,似乎有些不太确定地朝着这位臣工询问道。

这位大臣仔细地倾听了天子的提问后,硬起头皮点了点头。“正是,还请陛下明鉴。”

“嗯,朕这里,也有一些疑问,还想请卿家为朕指点一二,解一解朕的心中之疑惑。”赵煦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之后,表情显得十分认真地道。

看到赵煦这副表情,这位大臣心中顿时警铃大作,每次见到同僚被坑被扎心之时,似乎天子赵煦都会露出这样的神情,这让这位大臣差点心肌梗塞。

第909章

因为辽国正在进犯大宋,而现如今,大宋西北边军,用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证明了大宋的军威赫赫,这个时候,对方在增兵,他们自然不敢在这个时候再叽叽歪歪谈和。

毕竟,如今的大宋,已经是打出了精气神,每一次的胜利,都会让将士们,甚至让文武百官们对于战争的看法扭转一些。

这让那些不愿意让战争占据太才的国家税赋的大臣们心中很是难过,难过的并非是这些财富不能够用来让百姓的生活好转。

而是因为战争一旦占据了太多的国家税赋,那么投往民生工程方面的资金必然大减,自己这些人,还怎么捞钱?

虽然如今,经过了盐商走私案之后,大宋的官员在贪腐这一层面,至少变得收敛了不少,但并非是完全不贪,可偏偏现如今,因为西北陕西路之战,而使得国家的税赋大量的往那边投入。

落处自己腰包的钱日渐减少,实在是让他们开心不起来。

而当天子赵煦询问在场诸位臣工应当如何的时候,不少大臣干脆老神在在的闭上了嘴,反正自己这些人的意见,天子肯定是不会听的,还不如懒得说话,图个清静。

当然,也不是没有不怕死,或者自认为铁骨铮然的“忠心臣子”大义凛然的站出来进谏。

“陛下,这个时候,已经从局部之战,开始向举国之战演变,但是我大宋还没有准备好,所以臣以为……”

这边话还没说完,那边,天子赵煦突然发话了。“以为什么?以为应当言和是吧?很好,朕准你为使前往辽国和谈。”

“?????”整个朝堂之上的文武全都跟挨了雷劈似的目瞪口呆的看向了这位御案后边侃侃而言的大宋天子。

这,这是什么骚操作?说好的好战天子赵煦呢?难道说,昨天夜里,天子赵煦被仁宗皇帝附身了吗?

一干臣们都不由得骚动起来,一双双又妨又恨的目光,差点把那个主动开口的臣工给戳成马蜂窝,早知如此,那自己就该也多一点勇气,有事没事,好歹显示一下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