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桌上有两块巧克力,一模一样,其中只有一块是甜的,问三个孩子,哪一块是甜的。
第一个孩子说,尝一尝。
第二个孩子说,我可以问一下刚刚的第一个孩子,因为他尝过了。
第三个孩子则说,苦的旁边的那块就是甜的。
我问她,那哪一块是苦的?
她则狡黠的说,甜的旁边那一块就是苦的。
这个孩子不简单,已经会用了反向思维了。
那前面两个孩子呢?一个是用于实践的孩子,一个则是会利用手边的资源。
这么聪明的孩子们,为什么以后会变了?
那是因为,孩子们已经被生生的教笨了。
《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小说,我认为降这本书称为儿童文学的瑰宝、讽刺文学的丰碑、人类卓绝想象力的高峰是完全没问题的。这是一部介于童话和幻想故事之间的作品。这些故事敢于突破常人的思维定势,敢于荒诞,大胆荒诞,荒诞得透彻。全书的中心是敏豪生男爵到各国去历险所经历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构思巧妙,有情急生智的“眼睛里的火星”、“鞭笞黑狐狸”,有误打误撞的“燧石猎狗熊”、“猪油猎野鸭”,也有大智大勇的“飞翔的肉弹”、“半匹立刻建奇功”,这些都令人捧腹大笑,忍俊不禁。
这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背后也反映了现在某些阶层爱吹牛、说瞎话的恶习,有很大的讽刺好处。
但是,这样的书,竟然会被家长们认为是,什么孩子们无法明辨,会带坏孩子们?
真正无法明辨的,到底是谁呢?”
朱老师的话,真的引起了不少的家长反思,同时引起了教育界的一番震动。
《吹牛大王历险记》也直接火了起来。
“批判式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