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第一个楹联协会的人出题了,“无山得似巫山好。”
张灿身边的几个人刚想答,结果站出了两步,又退了回去。一脸的无奈,这“无山”与“巫山”谐音,不是那么好对。
有了彩头之后,这难度确实有些提高了。
几个楹联协会的人看上去有些跃跃欲试,用期待的眼光看了看他们会长,
“既然有了彩头,那大家也一起试试吧。”会长吴老笑了笑说。
楹联协会都上来了,不少业余爱好者苦笑了两声,退到后面,找了个位置开始喝茶了。
这时候有人对上了,“何叶能如荷叶圆。”
对上的人竟是文雪梅。
“真不错。”
“对上了对上了!”
“无山巫山,何叶荷叶,甚是工整。”
谢丽婉笑了笑说,“文老师对同音联的研究很多啊。”
“哪里哪里。”文雪梅客气的答道。
两个人捧来捧去的,倒像是这对上了一题,就赢了一样。
“是否记一分?”一个评委问向会长吴老。
这次的讨论会,楹联协会老资格的都不会怎么参加,除非是发现了好联技痒难忍。
“怎么还要问我?”吴老笑了笑说,“也觉得不太对劲?”
“呵呵。”那评委笑了笑。
这一联并不算太难,只是他总觉得不太对劲。
众人都觉得不错,全部的夸赞声中,一个声音则显的明显了。
“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只不过,”
不少人都看向张灿,只听他说,
“只不过别扭了些,上联是山,下联自然是水。不如改成何水能如河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