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同物,不同思

三国之黄天鼎立 道武9 2193 字 9个月前

甚至应该这样说,刘备三兄弟之中,关羽就是出身最低,除了身体外,其他的各方面先天基础的也都是最低的那个人,连学堂都没有上过多少的他,一身武力,除了一开始跟人学过一点皮毛和基础外,更多的还是靠着自己的天赋异禀和辛苦磨砺以及自我人生感悟而领会出来的。

因此关羽的武道本身就带着极为浓重的个人风格特点,那是一种独属于他自己,携带了他之前人生经历下的各种境况而演变出来的武道。

因此,武道前期修炼除了基本通用的锻体阶段外,在战斗方面关羽九成九的风格就是重在爆发,重在气势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其实就是没有跟名师学过,招式什么的就是他的短板,因此为了战斗,于其去和敌人比自己最弱的部分,还不如以自己最强的优势去碾压对手,而相比于那些有传承的人来说,关羽唯一可能占优甚至是持平的可不就是他先天的强悍体魄了吗?

不需要什么华丽的招式,也不需要什么战斗布局意识的节奏安排,更不需要去揣测对手的下一招,对关羽来说,那些都不适合他这样没有传承的草根的战斗方式,全力爆发,完美的发挥自身体魄的先天优势,以最有力,最快速,最巅峰的状态直接出手,全力,乃至是超额的爆发下,争取一刀斩杀敌人才是最适合关羽的战斗。

那只需要全力爆发,只要够快,只要够强力,简简单单的匹夫三刀也同样能爆发出无法抵挡的战斗力。

所以关羽的武道注重爆发,注重气势,当然这里的气势,在今天之前,都只是关羽下意识的本能调整,他认为那是一种战斗技巧,但却并不是说他就真的理解了何为气势的力量了,只是多年逃亡天下的经历让他学会了要时刻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自己的力量的习惯,而他在调整自身状态的时候,就会给人一种聚势于心的感觉。

只是就算之前因为武道修为不够,关羽还无法明确的感悟理解到气势的力量,但毕竟也是常年使用哪种力量的,在这一刻随着他心中感悟的明确,多年的习惯下,关羽对这种类似气势的力量在捅破窗户纸的瞬间就有了极大的认知和感悟。

只是感觉虽然隐晦了,但却也一直都没有消失,反而应该算是彻底的将张飞体内所有的煞气能量都渲染了一边。

就如同一滴漆黑的墨水滴入一大片池塘之中,伴随着池塘水的晃动,墨水自然也会随之而扩散融入进去,而这种变化,只要出现了那就一定存在变化,可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前(足够多的墨水),肉眼是绝对无法看到池塘水的变化的,看似没有变,但知道的人却不能说这池水还和之前是一样的。

当有一天,灌入的墨水越发浓烈,愈发多的时候,池塘内的水也就是彻底开始被转变的时候了。

此时的张飞就相当于是被刚刚滴下了第一滴墨水。

时间匆匆,转眼间,在张飞压抑的忍耐下,战场时间再次过去了十几个呼吸。

与此同时,就和张飞之前预料的那样,另一边,之前和张飞分开了关羽正带着区区不到三百骑兵远远的窥视着交战纠缠在一起的三部队伍人马。

说实话从远处交战还没有真正开始就已经在窥视这边的关羽在短短的时间内却也是发现了不少的问题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有两个情况是真的出乎了关羽预料的,一个是乌恒人的人马数量有些多了,竟然有五千人之众,这是超乎了关羽预料的,要知道他之前可是已经解决了将军三千人马了,加上这五千人,八千骑兵左右的阻击队伍就让关羽关羽不得不怀疑那远处可能正在围杀蔡旭一行人的乌恒骑兵的规模极度可能是被斥候之前估算严重错误了的。

除非这个时候刚刚好碰巧,蔡旭等人已经被解决了,否则敌人正常的安排下竟然都可以分出一个将近万骑的人马来,那其本部正在围杀的队伍自然是只会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