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冒名

三国之黄天鼎立 道武9 1134 字 9个月前

“没有,这事现在已经没有人还在追查了,属下估计除了刺客自己,现在这里就只有那个官军的指挥官才是知道的人了。”王柱摇了摇头说道。

“嗯,那等下等拿下那个指挥官后我们再问问好了。”蔡旭点了点头说道。

说罢,蔡旭示意铁牛在一座没有倒塌的帐篷下立起了一杆大旗的木杆,而后他本人才在王柱的帮助下吃力的爬了上去。

“呼,穿铠甲爬杆真不是人干的事。”终于爬上去的蔡旭剧烈的喘息了一下后,才用手扒了扒面前的帐篷顶布,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战场。

入目只见喊杀声震耳欲聋,兵器交击,惨叫声不断混合着清晰的涌入了他的耳中,时刻流淌的血流早已经将那里变成了猩红的水塘之地。

不过战事虽然惨烈,但此时在蔡旭的眼中下面的战事显然是已经进入了焦作状态,交战的双方互有优势和劣势。

官军的优势在于气势如虹,精通战阵之法,互相之间配合默契,同时手中的武器也远不是黄巾士卒可以比的,这些优势下,使得官军的战斗力表现直接就是比黄巾军强上了好几成的样子。

但人数和体力的消耗却是他们的硬伤,官军的总人数就那么多,每死一个就是少一个,没有任何的补充可言,而且经过一开始的追杀到现在的僵持,虽然他们依旧在战场上保持着绝对的上风优势,但后继乏力却是一定的了,如果真的僵持下去的话,那他们最后肯定会死的,哪怕他们能在死之前绞杀了几倍于自己的黄巾士卒依旧不能改变他们行动失败的结局。

相反黄巾军的问题在于他们快支撑不住了。

没错,人数远远多于官军的黄巾军此时在蔡旭看来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指挥他们的副将邓茂和哪些校尉们无法完全看到战场的全貌,同时他们也并没有什么战阵的经验,无法通过经验来判断出官军的劣势,反倒是只看到了官军气势如虹的压着他们打。

这一点从黄巾军几次以精锐发动的反冲击战斗就可以完全看出来了,邓茂等人焦急的内心。

蔡旭知道那是因为他们怕了,也急了,否则真要是看出问题来了,这时候就应该是稳扎稳打的拖下去才是。

只要坚持个一时三刻的,再兴奋的情绪也会退去,到时候,疲软的官军连逃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