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啊!那,这一次,你可也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哦!虽是129师发的捷报,但我党的部队,可不止第129师一个师在啊!”中年男子脸上的笑容几乎都快要溢出来了,拿着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你忘了两天前从我们机场起飞的航空义勇军在娘子关上空大捷的事了?”
“哈哈,忘了谁但也不能忘了他啊!”周公也笑道,“但小家伙想韬光养晦,处处低调,若是不知情的,根本都不知道有他这支部队参战呢!所以,我也就干脆遂了他的心愿,不提他。”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可不是你想藏就藏得住的。这次晋东一战啊!他或许可以瞒得过无心人,但绝瞒不过有心人,他所有的行动,恐怕都放在那位的案头了吧!这样,老周你再跑一趟太原我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同时通知红鹰转告那个小家伙,就让他去太原时也去见见你。我有礼物要送给他。”中年男子脸上浮起一丝淡淡的笑。
两个人,都很默契的没有点名,但都知道说的是谁。刘浪和独立团,直到如今,在红党高层中,也仅限于数人得知而已。
“好的。”周公肃然点点头。“对了,老毛,343旅陈旅长在石门的演讲,你看。。。。。。”
“陈旅长啊!他的脾气我还是知道的,这番话可不会出自他的嘴,嘿嘿,除了那个肆无忌惮的小家伙,谁敢当着全城百姓喊着要把日军俘虏脑袋全砍了挂太行山上,还巍巍太行,倒是挺会用个词儿嘛!”中年男子一阵轻笑,伸手点了根烟,“不过,既然挂了我们陈旅长的名,那,就原文刊登,一字不改,也替他们维护一下我北方百姓。”
一南一北,中国政坛最顶尖的两个人,竟然做出了近乎一致的判断和决定。
这一夜,对于位于中国境内的中日两方来说,都是一个不眠之夜。
10月17日的清晨,中国,迎来第一缕曙光。
“晋东大捷!全歼日寇第20师团。”
“晋东大捷!歼日寇两万余。”
报童撕心裂肺的呐喊声,击碎了中国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的宁静。
犹如烈火烹油,街道上一瞬间沸腾起来。
确切的说,是中国所有的大城市,都沸腾了。
无论大小报刊杂志,没有所谓的头版头条,通篇,全是一个内容:晋东,大捷!
侧耳听到美女记者轻柔的脚步消失,刘浪这才翻身而起走出帐篷。
白天阴沉了一天,但晚上的天气却是不错,月亮虽然还是有些毛毛的,但月光却是柔柔的亮亮的,比之繁星满天月光如水的夜晚反而更多了几分夜晚该有的景致。
而且,照亮整个夜空的,可不仅是满天的星光和月光。从位于山腰的指挥部向山下望去,漫山遍野,全是点燃的火把,犹如点点繁星。
一瞬间,让你不知道究竟哪个是天空哪个又是大地
士兵们,大多还没有休息,伴着阵阵松涛声传来的军歌和口号,无不证明着他们还在努力搬运着物资。
此情此景,当吟诗一首,没来由的,刘浪脑海里猛然滑过后世一个小品演员的口头禅。不过,他此刻,不是因为滑稽,而是,真的热血澎湃。
他赢了,带着此地数万中国军人赢了,不仅解决了晋东的危局,还让太原没有了腹背受敌之危,山西老汉可以指挥着十几万人好好的陪板垣征四郎这个小鬼子所谓的“钢军”斗一斗。如果还打不赢,那刘浪也没得门了。
晚上接到位于汉口刘湘来电,“早做准备!”四个字已经让刘浪意识到,他在山西的时间已经不长了。
“雪花山上。。。。。。”可惜,当刘团座望着满天和满山的星光,热血澎湃的想来一首原创时,却只能徒劳的说了个地名后,再如何搜肠刮肚也往下吟不下去了。
不由有些心虚的回头看看犹如标枪一样站在他身后的严七官和四名警卫排士兵。
他们都目不斜视。
“你们是不是都在笑?”浪胖没来由的一阵羞恼。
实在是,某只胖狐狸真没吃肉,肉跑了。
“报告长官,我没笑。”严七官大踏步的上前,一脸怪异。
但冲着他不停抽搐的腮帮子,显然,忍得不是一般的辛苦。
“哼!当年曹植七步成诗,我不过才走了两步而已。听好了,这首诗就送给你严七官。”刘浪不由一阵恶向胆边生,冷笑一声,“雪花山上啥在飞,东一堆来西一堆,莫非鬼子冤魂来,烧火堆啊烧火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