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入城

九名步兵在攻击状态下,30秒内,能向敌军喷吐出超过150发子弹,几乎已经相当于日军一个小队五十人所能倾泻出的火力值,而且,这还只是辅助火力。整个步兵班最犀利的,是位于三个三角最中央的班用轻机枪和另外一杆索米冲锋枪,30秒的时间,轻机枪和索米冲锋枪,就可以射出超过200发子弹,仅是从射出子弹方面,一个步兵班在攻击状态下30秒的火力值就可以达到近400发子弹的射击量。

反观日军一个54人步兵小队,两挺轻机枪加上40多名步兵,30秒内,射出的子弹合计不过超过400发。要是一个人数和独立团步兵班相当的小分队,那更是早就不知道被秒杀到哪儿去。

火箭筒小组更是大杀器,虽然射程稍近,但150米的射程,足以保证步兵班在攻击前进过程中击毁步兵班前方的土木工事了。

这,就是未来共和国在机枪富裕后改进的新三三战术,独立团的官兵们已经在dp班用轻机枪装备部队后和蓝军部队实战演练过许多次。

其核心不仅保持了原有三三战术的灵活性和多层次性,还保证了班组火力的核心,所有进攻防御都是围绕轻机枪和火箭筒火力组为中心点,看似有些雷同于此时第三帝国的机枪班组战术,但却更多的保持了步兵的灵活性。

这是一种火力分布层次分明,又相互卸掉的完美攻防阵型,没有了西方目前广泛用于散兵多层推进时火力难以发挥的缺点,尤其重要的是,每个战斗组的间隔都保持着合理距离,避免了在遭遇炮火覆盖时损失过大的问题。

根据计算,一发日式90毫米迫击炮弹落入攻击队形只能造成1人伤亡,一发105榴弹炮最多也只能打掉2个小组,就算遇到最可怕的机枪侧射,也不会伤亡两个小组以上,而普通线列相同情况下伤亡则要达到数十人之多。这个战术因为其核心火力组一直保持在三个三角型中央,所以除非是遭到连续三到四枚75毫米口径炮弹的突然打击,不然总能保留下机枪手或者火箭筒手,使得班组减员后重火力不至于全灭。

当然了,这种伤亡计算是在日军炮火猛烈的情况下。在眼前这个时候,三三阵型最大的作用,不是防止伤亡,而是最大限度的发挥火力。除了位于两翼避开他们前进身形的十来挺机枪和一百多号步兵的步枪火力,就算是突击前进,步兵一连两个步兵排四个步兵班正面的火力值也在一百多号日军之上。

更何况,现在能还击的日军还有没有一百多还是个未知数。

反正在突进中倒下的士兵绝不超过十人。这对于对着城防工事冲锋的突击部队来说,伤亡已经是少得不能再少了。随着步兵排前进的也有医护兵,倒下的士兵都被他们拖动着藏到野地里所能藏到的掩体后第一时间进行抢救。

在朝夕相处的兄弟倒下的躯体中,寻找还能继续存活的兄弟,这对于所有医护兵来说,也是一种艰难的抉择,对于他们的心理亦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当然,医护兵也有战时条令,他们优先抢救的,只能不是要害中弹的士兵。这虽然很残酷,但,这是战场。牺牲在所难免,他们所要做的,是保证一切还能活着的士兵继续活下去,而不是面对死亡展示忧伤。

想有权利忧伤,那也得等打赢这场日本人挑起的该死的战争。

不仅要承受着选择救助战友的巨大心理压力,他们同样要面对枪林弹雨面对自身死亡的威胁。所以,想在独立团当医护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们不光是要接受严格的战术训练,也要接受苛刻的心理测验,还要去野战医院培训各类战场急救。所以,担任医护兵的军衔一般都在军士以上,薪水也较普通军士高上百分之十五。

不过对于这,不仅是没人反对,而且在战场上,官兵们对他们保护的也是最严密。医护兵,可是所有官兵的第一道生命线,只要中弹,能不能撑到野战医院抢救一下就看他们的本事了。换句话说,生死可就交给他们了。

而对于反击中的日军来说,这,也已经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了。

毕竟,他们所遭遇的火力,可是还超过了他们在华北遇到的中国军队一个团。

一支人数不到一个步兵中队的守军,面对和他们一个步兵大队几乎相当火力的打击,都还能如此顽强的反击。这帮日军工兵们,已经做到了他们力所能及的。

就连刘浪,也没轻视他们。就算拥有大炮,拥有远超他们数目的机枪和比他们要先进的多的半自动步枪,也依旧狮子搏兔用出了全力。

战争初期日军老兵的战斗意志,是绝不能轻忽的。

五分钟,已经让步兵进入火箭筒的射程,当钢珠弹和燃烧弹在日军头顶上炸开的时候,日军的防线就已经变得危如累卵,当彻底压制住日军火力的步兵一连一个步兵排通过开阔地进入城墙开始对城墙上和城墙背后躲着的日军进行清缴,两面甚至三面受敌的日军再无反抗之力,整个防线完全崩溃。

他们,不是被自动火器和半自动火器射杀在放弃防线转身就逃的逃亡路上,就是被火箭弹和手榴弹炸死在已经熊熊燃烧的工事里。

和整个南门防线日军的战斗,在城墙被炸药轰开后,不过只持续了十二三分钟而已。从战斗开始到现在,更是才过了不到20分钟,日军南门,彻底失守。

能逃出的日军,最多不过数人。

东门那边,炮声一阵比一阵隆,显然,红色将领和他的麾下陷入苦战,小鬼子的顽强让他们暂时的挡住了一个步兵团的进攻。

当然了,刘浪知道,那只是暂时的。顶多再过二十分钟,日军就会彻底丧失抵抗力。

而南门那边,前来增援的日军,正好一头撞上已经进入城墙里的一个步兵连枪口上。

本身人就不多,而且还是奉命从城中各处而来,没有形成任何规模,面对这种近乎送死的添油战术,已经在墙头和占领的日军工事里架上机枪掩护后续部队进城的刺刀营步兵一营又怎么会客气?

瓢泼一般的弹雨打得日军二线兵们怀疑人生,甚至还没等大家伙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当头就被打懵逼的辎重兵们就开始逃亡了。

108、109师团这种二线师团的兵,还是比第20师团那种常设师团差不少,尤其是战斗意志方面。

连续击溃了最少上百人急吼吼跑来送死的日军,步兵一连也不追赶,等到营主力全部进城后,沿着俞献诚早已画好的石门市地图上标注的清清楚楚的路线图,率先向日军师团部方向前进。

他们前进的路上,会有第三特种小队帮他们清除障碍,如果有特种兵和步兵一连干不动的,没有什么是四门山炮和四门迫击炮两门步兵炮以及八具火箭筒不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