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惊掉全世界指挥官大牙的事情发生了。日不落帝国士兵都还没来得及转身拍屁股跑路,拥有着“大杀器”的意军竟然打出了白旗。
是的,你看得没错,他们投降了。
当蛋蛋都忧伤的日不落帝国军官小心翼翼地接受了强悍对手的投降,然后又很有礼貌的问这帮完全可以将自己打得屁滚尿流揍到自己麻麻都不认识的敌手指挥官为什么投降时,对方竟然气呼呼的说:”我们没有撬棍,没办法打开那些该死的弹药箱!”
天知道当时日不落帝国的那名裆下无比忧伤的指挥官说的是不是nb,反正刘浪想说,算你狠。。。。。。
连打开红酒瓶塞的起子都装备的意军竟然因为没有撬棍撬开弹药箱就选择了投降,这无疑是世界军史上最大的笑话。
可是,他的确发生了。
将士气归结于后勤当然是太绝对。可拥有完备的后勤保障,对于战争绝对能起到巨大的作用,这是无可置疑的。
面对堆积如山的物资,虽然对两国财力差距明显心中早已有数,但刘浪还是忍不住有些感叹。
这个时代的国人,和如此强大的日军对阵,硬生生拖了八年,将日本人差点儿活活拖死,真的是地狱级难度啊!
虽然很多人说未来的日本投降是因为美国人的参与,用燃烧弹和大胖子炸弹让日本人连玉石俱焚都做不到只能无条件投降。但刘浪从不这么认为,尤其是到了这个时代,见了这个时代那么多最可爱的人之后。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他们用毅然踏上战场的背影告诉刘浪,他们不想当英雄,但他们是中国人。
刘浪就坚信,就算没有美国人参与,就在中国战场,只要有这些啃着馒头喝着咸汤依然义无反顾走上战场或许再不归来的中国脊梁在,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一定属于中国。
这不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而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决定战争胜利走向的,永远是人,而不是装备。
中国庞大的土地和巨大的人口基数已经决定了,只要中国人不投降选择反抗,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那个民族能征服在这个星球上生活了超过五千年的坚韧民族。
就算强如日本,打一场仗就能运来让所有国人为之眼晕的海量物资,那又怎样?不光是这些物资成了能壮大中国军队的养料,放眼未来,刘浪知道,当战线拉长,漫长的补给线也将日本人本就算不上强大的后勤击打的千疮百孔。
战争后期的日本人不光吃不上精米和细白面,牛肉罐头也变成了海边杂鱼罐头,有点儿咸味儿就不错。就那,还时不时的成了国军和红色部队的战利品。
数以千里的补给线上,架着重机枪的装甲车,也没吓跑多少等着他们送补给的中国反抗军。
扯得有点儿远,还是说眼前。
这其中除了军械弹药最让红色指挥官们开心的,就是整整一仓库的冬衣被服。
现在已经是深秋,再过十天半月,就是初冬。哪怕就是现在,到了晚上,仅只穿着夹衣,也能感觉到山风的寒意。而红色战士从将军到士兵,还都是穿着单薄的春秋夹衣军服。
这个时候,大家伙儿靠着身板儿扛一扛也能过,但若是到了11月下旬,那可就扛不过去了。
北方山区的冬天,日常气温都在零度以下,若是到了晚上,那冰冷的山风更是像刀子一样,就是穿着羊皮袄也不见得有多暖和。
这些天来,可能除了忧心和日军的战事,最让129师各部指挥官们操心的就是官兵冬衣的问题了。
光凭陕北贫瘠土地上收获的棉花来给上百万的军民来做棉衣显然是不现实的,出兵山西的129师只能自己想办法自己筹措冬衣棉被。
可日军来得很不是时候,山西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棉花的采摘期基本集中在8月初。就在棉花的采摘季,日军来了。
因为兵灾,棉花的收获大减。别说红色部队本身就穷,现在就算是有钱,也不一定在寒冬来临之前给每个战士都配上能抵御寒风的棉衣棉被。
结果,一攻占了日军这个庞大的后勤基地,这个困扰了各部指挥官很久的问题竟然就迎刃而解。
最少两万套棉衣棉被不光是129师全体一人一套,甚至还能支援远在陕北的红色中央几千套。
川岸文三郎中将阁下,绝对是雪中送炭的好人那!
就连很少开玩笑一直以严谨而著称的未来军神,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忍不住赞了那个还远在六十公里外第20师团师团部的对手一句。
不仅赞了,还用上了有几分揶揄的“敬语”。可见,两万套棉衣被服解决了129师多大的一个难题。
财帛动人心那!连军神都不免俗。
刘浪,听到军神对对手少有的揶揄,也不由有些忍俊不禁。
。。。。。。。。。
ps:擦,过个节,虽然没带姑娘出门看人海,但竟然比上班特么还忙,忙着接待从老家来襄阳旅游的亲戚,接待从各大城市回家的同学好友。。。。。。。风月在这个赶稿的下午,也不由怒骂了一声b,哥应该出门看人海的。破产了的风月老师本月只能啃馒头了,还是一天只有一个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