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河谷之战(7)

虽然有些冒失,但新兵蛋子的单兵素质还是不错的,半自动步枪也给他提供了充足的火力,一口气连开六枪,再次翻滚到一块石头边上躲避并顺便观看形势的新兵蛋子终于看清了眼前的情形。

那门真准备发射炮弹的山炮被他丢下的手雷准确命中,被手榴弹的气浪掀翻,两个轮子朝天,炮管卧在地上,虽然没有炸毁,但想来也多少会出点儿故障的。

一个日军尸体就倒在距离山炮不远的位置,估计手雷的弹片足够他喝好几壶的。

他开的六枪也没白开,或者说他丢的另外一颗手雷没白丢,不光是为他跳下来赢得时间,还有不小的战果,最少四名鬼子就倒在距离五六米的地方。

还有两个或者一个,新兵蛋子没有得意忘形,警惕的继续在不大的平台上搜索,却惊奇的发现平台上竟然除了五具尸体和一架被掀翻的山炮再无一人了。

“狗日的,不会跑这么快吧!”新兵蛋子一边喃喃自语提着枪一路小跑到平台边上偷眼望去。

他更惊奇的发现,平台下方怪石嶙峋的石头上挂着两个还在颤颤巍巍抽搐眼看也是不得活的日军。

原来,他的丢向山炮边上阻止山炮开炮的那枚手雷的冲击波不仅是炸坏了山炮轮子还把山炮掀翻,山炮后面那个长长的反后坐器直接把那两个倒霉蛋给重重扫到平台下。

就像高台跳水一样,猝不及防的撞到平台下的石头上,这一扫一撞,两个小鬼子完全是被活活给两种硬物给撞死的。到现在都还能抽抽,说明他们的生命力还是很顽强的。

至于另外四个,有两个是被手雷给炸死的,还有俩,是被新兵蛋子连开的六枪给打死的,半自动步枪火力强悍的优势在这种短兵相接的时候尽显无疑。

当然了,就算没被当场炸死打死,等双方互相对射的时候,新兵蛋子肯定也是大占优势,哪怕他的枪里已经只剩下4发子弹。

因为,这个悲剧的见习炮兵小分队,除了那名已经被手雷炸死的小队长腰里别着把悲剧的南部十四小手枪以外,另外几个连枪都冒得。他们的三八大盖一共就三杆,还习惯性的扎成堆放在一边,早就被小山那个手雷不知道炸飞到哪儿去了。

这也可能是新兵蛋子遇到的最渣日寇了。

不过,这也是战功不是?数清了日军尸体证明一个没跑了的新兵蛋子心里有种窃喜,本来他还担心完不成团座长官临走时下的让他干掉五个小鬼子的军令,现在看来,还超了俩。

有些窃喜的新兵蛋子更不知道,到目前为止,他干掉的小鬼子,可不止这七个,而且,还是条大鱼。

。。。。。。。。。。

ps:今天918,牢记,不忘。

石田井上肚子里有什么坏水留的什么后手其实刘大柱并不知道,他只知道,那名来谈条件的日军,懂中文。

很简单,刘大柱只解释了一下团座刻意颁布的近乎羞辱性的投降条件“三规”,还没等文书翻译,他就感觉到了那名日军伍长眼里的滔滔怒火,虽然他很快就用低头掩饰住了眼神里弥漫得都快溢出来的屈辱。

但刘大柱就是感觉到了,这名日军听得懂他的话,那是属于战士的直觉。

派一个懂中文的日军来谈条件,却叽哩哇啦拿着日语在哪儿装腔作势,这本身就是心怀鬼胎。尤其是日军伍长假借着愤怒抗议四处张望查看地形的眼神,更让刘大柱确定,小鬼子,恐怕是打着不可名状的歪主意。

投降,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个缓兵之计。

那边还在听着伍长汇报的石田井上并不知道距离他300米外的山上,刘大柱放下望远镜,命令道:“此地所有人,将阵地下移50米,三分钟后命令所有迫击炮,对石峰中的日军炮火覆盖,将他们赶离山路进入雷区,如果山路上的小鬼子依旧想依靠着大车顽抗,命令火箭筒小组击毁两辆辎重大车,注意,不要攻击弹药车,所选目标也要距离弹药车最少五十米。几个迂回小分队原地待命,如果打红色信号弹,就进行强攻,给我干掉山路上所有的鬼子,一个不留。组织起来的十人射手小队,都给我找准目标,强攻开始时,要保证日军不敢全力反抗。”

刘大柱其实也在拖延时间,给自己的迂回小分队进入战场的最佳时间。从一开始,他就没有真正招降这股日军的打算。真要运几十个日军俘虏回基地,哪怕是打断了腿的,军需处的人估计也会骂他没事找事儿的吧!还是全宰了省事。

不过,宰起人来简单,想完完整整抢了物资就得好好想想办法了。

虽然已经进入战场的尾声,但围绕着二十多车辎重,中日双方的指挥官们各自绞尽脑汁的想着对策怎么把对方搞死。而且是有技巧的搞死的那种。

用战后数十年日方的军史学家评论这场并不起眼的不过千人的小型战斗的话说:独立团刺刀营营长狡猾的大大的。用中方军史学家的原话是:日军步兵第79联队第3步兵大队残部指挥官不是个好鸟,死有余辜。

千古战场上,兵不厌诈自是常事。

不过,恐怕中国少校和日本中尉都没想到,战斗并没有按照他们双方各自的预想来进行。

这一切,都因为一名小兵的出现而改变了。

米老五的步兵班正是迂回攻击的小分队之一。

因为没有什么攻坚作战,火箭筒小组被留在了山上的阵地上,机枪还是太过沉重爬山也不方便,机枪手和机枪也没有随同作战,随同米老五行动的,就只有6名步兵和一名军士精准射手以及班副,总共9人。

本来米老五的步兵班本有7名配备半自动步枪的上等兵,但因为其中一人在先前的战斗中受重伤送入野战医院救治,现在就剩6人了。

虽然自己没有挨打但却因为直属长官都因为自己受了团座鞭挞之刑而无比愧疚的新兵蛋子小山就冲在整个小分队的最前方,为整个小分队披荆斩棘领头在山上攀爬。

整个迂回的路线其实并不长,也就四五里路,但没有路,全部是在怪石嶙峋的石头上和灌木丛中穿行,等到达指定地点,整个被伏击日军的后方350米处时,一直埋头走在最前面的小山不仅是头脸部伤痕累累,就是身上换装穿的材质坚韧的迷彩服都被挂开了几条大口子。

在山间辛苦的攀爬了足有二十几分钟,饶是这帮士兵们体力足够强悍,这会儿也是累的气喘吁吁。躲在石峰的一个小平台上放飞了一个红色孔明灯表示1号小分队经抵达指定区域,又听到前方一里处的主战场枪声早已间歇,米老五下令所有人先隐蔽,恢复体力,等待营部的信号弹再依据命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