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墓志铭,估计“残忍”的中国人不会有那么好心的。他这个大佐级的尸体最大的可能,是和上月良夫少将阁下一起放在照相机的镜头中被摆拍,然后呈现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眼前,成为他们欢呼的理由。
“奉烧”这是铃木谦二咬牙切齿的在冲锋号响起的那一刻下达的第一道军令。
第79步兵联队的军旗已经在中国人卑鄙的峡谷爆破中化成飞灰,他步兵第80联队的军旗也不能成为中国人的战利品。
不过,这次“奉烧”的可不止联队旗,还有上月良夫少将阁下的尸体,虽然此地尽是石头连块木头都找不到,但中国人五分钟前打出的燃烧弹的火苗还在熊熊燃烧,就算不能将上月良夫烧成渣渣,“烤熟”应该还是做得到的。
本来,第二道军令已经下达令全军突围的铃木谦二也想把自己给“烤”上一把的,可是,看着上月良夫少将满是膏腴的身体在烈火中“吱吱”作响,“烤”出的人油就这么在地上流淌,铃木谦二脑门上的汗就没停过。
他不想变成烤猪,真的。这辈子都不想。
日军大佐或许真的是被自己的军令给吓着了,在喊杀声越来越清晰,距离他越来越近的当口,脱下了军装只着白衬衣的日军大佐倒转着锋利的武士刀,就是没有勇气一刀捅进肥呼呼的肚皮,然后再像传说中那样横着拉上一刀,让肠子流淌出来的方式向天皇陛下尽忠。
是不是天皇陛下喜欢吃“下水”这个典故不是他现在所考虑的,他就是觉得那肯定很疼。
千古艰难唯一死,在这位已经完全绝望甚至连玉碎电报都发不出的日军大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中国人急匆匆地脚步声和枪声在耳际响起的那一刻,铃木谦二大佐甚至有了丢下刀让中国人俘虏的想法。
虽然会受些侮辱,但至少可以活命,至少不用像上月良夫那样被烤成“乳猪”吧!日军大佐看着十米外已经被烤成黑乎乎一团绝对算是烤糊了的少将阁下,握着刀把的手都在颤抖。
天人交战,绝对是。
但下一刻,他就没这么纠结了。
“如释重负”的丢下了寒光闪闪的指挥刀。
。。。。。。。。。
ps:先更新一章,下一章才写了一半临时有急事出门,估计会稍微晚一点儿,争取6点之前奉上,肯定还会双更。
第1118章
20分钟后,随着3颗红色从前线总指挥部方向升上天空。
“曙光”作战进入最后总攻阶段。
以步兵连为单位,红色部队和独立团的连通信兵们不约而同的举起了有些雷同的冲锋号,吹着差不多调子的“滴滴哒滴哒”。
火力覆盖早在五分钟前就又完成了一轮,蓝色和灰色身影们几乎是以相同的阵型端着已经装上刺刀的步枪向山下的残存日军发起了最后一次雷霆冲锋。
红色部队已经初步成型的三三制和独立团基本成型的三三制足以让冲下制高点的4000多步兵们互相掩护着对日军最后的防线发动突击。
虽然是冲锋,是短兵相接,但其实发生白刃战的机会并不多。
参与战斗的独立团总兵力其实比386旅771团还要多一些,但因为编制不同,在独立团,机枪手和迫击炮手以及弹药手可是占据了极大一部分比例。所以能参加冲锋的步兵反而是771团更多,根据战前的安排,冲锋的时候,基本是一个独立团步兵班伴随一个或两个红色步兵班。
这可能也是红色战士们经历过的最简单的一次冲锋,哪怕他们手心紧握着钢枪都攥出了汗,但却几乎没有多少机会能和日寇来次想象中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意志力顽强的让他们都极为惊讶的小鬼子压根儿就没有近身的机会。
独立团每个步兵班都有一挺轻机枪和两杆索米冲锋枪随行,火箭筒小组则紧随冲锋的步兵身后15米,如果遇到有日军躲在掩体里顽抗,少量的,以步兵投掷手榴弹解决,火力稍强一点儿的,基本就是一发火箭弹开路,然后再是几颗手榴弹丢过去。
跟进的独立团步兵们和红色战士大部分时间只需要冲过去补枪或者补刀即可。
假如遇到不依托掩体抵抗反而是红着眼珠子端着明晃晃刺刀冲上来的日军,那就更好办了,半自动步枪里装填的足有十发子弹,两杆冲锋枪弹鼓里更是高达70发,一个步兵班就算不用班用轻机枪火力支援,也能在十秒钟的时间里倾泻出超过200发子弹。
别说已经被各高地切割早已失去统一指挥的残存日寇最多也只能组织起小队级别的反击,就是中队级,在任何战场上,已经在兵力上三倍于他们的中国士兵们也能自动火器把他们打成渣。
铃木谦二大佐自从三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的那一刻,绝望的眼神里就蒙上了一层死灰色。
他知道,中国人在磨蹭了三个小时后,终于要发动最后的进攻了。
三个小时前,虽然帝国空军被卑鄙的中国人伏击损失殆尽,虽然上月良夫少将在更卑鄙的中国小炮手该死的迫击炮下玉碎,但他依旧没有失去信心。3000多步炮兵就是他最有力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