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死,群龙无首的独立团的战斗力至少会下降三成。威望渐隆的团副张儒浩和俞献诚虽然能掌控部队,但,却不能像他一样让桀骜不驯的赵二狗俯首帖耳,也不能像他一样让周石屿、凌洪、刘大柱等步兵营长言听计从。战斗力下降,就意味着更多的人会死去。
一个合格的指挥官,就得接受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更大的胜利。
虽残酷却现实。
天上不会掉馅饼,战场上也没有不损一兵一卒就获得的胜利。
唯有牺牲,才能获得胜利。
这一天,就看到旧关两翼的日军潮水般的进攻,然后没坚持多长时间就又潮水般地退下。修整两个小时后,再度进攻,然后再度退下。
很机械,一天的时间,双方指挥官都只能眼睁睁看着己方伤亡数字的增加,却都无可奈何。
攻和守,都必须要进行下去。
炮火和枪弹之下,死伤,避不可免。
而乏驴岭修整一天的日军也没完全闲着,数处山谷黑烟冲天。
日军焚烧战死日军的残骸的大火从清晨一直燃烧到深夜。乏驴岭一仗,战死日军高达千人,连他们的辎重中队的卡车都装不下,只能就地焚毁,然后分装进骨灰盒。
而上月良夫,没有将骨灰盒运回石家庄,反而是当着旅团士兵的面,将一名战死步兵中队长的骨灰盒挂在自己脖子上。
带着战友去战斗,上月良夫的这一招恢复了血战数日损失惨重而有些低迷的士气。
上千日军脖子上挂着自己亲密战友的骨灰,再度士气高昂的准备投入明日的军事行动。
无疑,不管是不是侵略军,在对待生死战友这一点上,他们和中国军人是一样的。
或者说,这也是军队很重要的一种凝聚力。
日军,这方面,不得不说,亦做得极为出色。
旧关主战场这一天,其实很乏味。
虽然日军炮火依旧猛烈,飞机大炮轮番上阵,但经过前三天的苦战,772团的官兵们也熟悉了日军的套路,应对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日军只要一退,马上就将步兵主力撤出阵地进入山背后坑道里,阵地上先开始是留一个步兵排,后来留一个步兵班,再后来,和独立团一样,只留四名观察哨。
他们也在成长,在日寇猛烈的炮火中成长。
榴弹炮威力再大,也威胁不到山坡背后的斜面上。而天空上的日机在和独立团三处呈现三角形互为犄角的防空阵地较量好几回没占到什么便宜,也不敢轻易降到1000米以下的高空,在那样的高度,就算是想对山坡背后的坑道投弹,其准头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山坡上倒是被炸成一片火海,但真正能威胁到坑道的大威力航弹却是一枚也没炸中。
在这个山地防御战中,一旦飞机大炮失去了威胁,日军可就倒霉了。虽然刘浪没有对两翼进行人员上的支援,但却是利用夜间悄悄的将火力班集中起来的60迫击炮各送去了6门,也就是6个火力班所有的小口径迫击炮。
独立团一营可是拥有3个步兵连以及2个火力排的主力营,9个步兵排拥有9个火力班,刘团座这可是将排级火力支援过去了大半。
左右两翼阵地多了这12门60口径迫击炮,对日军来说,完全就是个灾难。躲在山背后日军炮火死角处的迫击炮阵地对于阵地前沿的日军几乎是无死角打击。不管是步兵还是轻重机枪火力点甚至是掷弹筒兵,最远射程达1500米,最近射程为40米的小口径迫击炮完全能覆盖整个战场。
阵地上有意志力顽强且射术精湛的士兵严防死守,打不进去,想趴着喘口气吧!每秒钟都有七八颗迫击炮弹往下砸,打得机枪火力点不停搞运动战不说,迫击炮还揍步兵,凡是攻击得热烈的,基本都会遭到迫击炮的光顾。
打到最后,日军也学聪明了,想让中国人的迫击炮不光顾你,那就老实点儿,进攻慢一点儿,让那些勇敢的勇士们去耗费中国人的炮弹吧!
可以说,日军攻势放缓的这两天,死于枪弹的日军其实并不多,但死于迫击炮的,却是占到了日军伤亡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就连刘浪也忍不住感叹,怪不得战后很多年日本的军史专家们还把迫击炮称之为中国军队的神器,结构虽然极简单,但极实用。
不过,消耗也是惊人的。
独立团这次来晋东可是有备而来,仅是独立团辎重连,山炮炮弹运了近2000枚,6门博福斯山炮平均每门能打300枚以上。
独立团主要装备的是82迫击炮和60迫击炮两种口径,其中60迫击炮因为装备较多,炮弹更是足足运了5000枚,保证每门炮能射击100枚以上。
可是,仅这四天时间,独立团一营装备的20门60迫击炮,就发射了2200枚,平均每门炮疯狂的向日军倾泻了110枚以上,这绝对是个极为可怕的数字。
这也就意味着每一天,阵地前日军承受的中国军队的炮火,加上82口径迫击炮射出的炮弹,就能达到700枚以上。
虽然,日军向整个旧关前线,平均每天最少要炮击三轮,12门榴弹炮加上12门野炮再加上第77步兵联队的3门山炮和从战场上抢救回来的5门步兵炮还有战车大队那帮已经只敢躲到1000米外当固定炮台打的57毫米坦克炮射出的炮弹总额是要远远多于700发。
具炮兵观察员统计,日军每天倾泻在旧关前线的各类型炮弹,绝不少于2000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