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撤退

是夜,乏驴岭上空火光一片,乏驴岭村被怒火无处发泄的日军给付诸一炬,烧成一片白地。

遥远的山头上,赶着猪羊挑着鸡鸭的村民们看着自己的家所在的位置,莫不泪流满面,家没了。

却没有人敢大放悲声,因为这里还是前线,他们的前面和后面都各有数千日寇。而第17师上万人仅存6000人,还有1000多是躺在牛车和担架上,而且,他们亦已经弹尽。

连走之前在阵地上埋手榴弹炸药包的老招数都已经被迫放弃,可见第17师此刻山穷水尽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还好,在距离娘子关主防区不到20里的地方,第17师等来了接应的部队。

独立团团长刘浪亲率772团第三营,独立团一营3连前来相迎。

“敬礼!”随着刘浪一声低吼,包括刘浪在内,分属不同序列的两支队伍的所有官兵列于山路两侧,冲着这支由前线撤下来的残兵表达自己由衷的敬意。

第17师的官兵们泪如雨下,但脚步却没有停留,昂首向前。

他们有理由昂首,他们一个师承担了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和两个炮兵大队及数十架次日机的攻击,他们完成了五天的阻敌任务,他们虽然暂时退却,但师长说过,总有一天他们会再回来,回来接兄弟们回陕西回户县。

他们自然也会哭,他们其实不想要这个荣耀。因为,换来这一切的,是6000弟兄的牺牲,几乎是三个步兵团被打光啊!不说牺牲在前线的,仅是重伤运回医院的伤兵,两天时间,就牺牲了500余人,野战医院院长差一点儿就因此拔枪自戕。

不是他不想救啊!而是救不活。伤员实在太多,储存的药品早已不够,刘浪先前送的50箱消炎药看着不少,但真正到战场上,才发现真的是杯水车薪。而且,很多士兵所受的伤大部分为炮弹震伤,外表看着一点血迹都没有,但其实几乎都没有手术的机会,数小时之后就在医生束手无策的注视下沉默死去。

“刘老弟,我对不住你。”见到刘浪的第一面,陆军中将虽眼含热泪,却面露愧疚。

他第17师已经完成了战前讨论的阻敌任务,甚至,超常完成。第40步兵旅团伤亡惨重,最少一个步兵大队的日军将从第20师团序列中被去除。他又何来之愧?

脸色沉重的刘浪却懂。

当急不可耐的上月良夫当着新抵达的一名大佐联队长和两名少佐步兵大队长及10个大尉步兵中队长做了一番鼓励士气的演讲,就将10个步兵中队超过2000步兵投入到前线,除了12门山炮、12门野炮尚有近20门步兵炮、四个重机枪中队32挺重机枪,准备毕攻于一役之际。

却惊讶的发现,死守阵地半步不退的中国人,竟然退了。

而且,一退,就退了个干干净净。

包括乏驴岭村的山民,全部溜得干干净净。

整个村庄,连只鸡都没见,只留,一地鸡毛。

除了阵地最前沿少数还未来得及收敛的中国士兵尸体,整个乏驴岭,再未见到一个中国人。

上月良夫憋足了劲儿打出的一记直拳,恍若打到了空气中,直接闪了腰。

一拳打空的上月良夫登上乏驴岭最高峰,一览众山小,曾经让他麾下伤亡千余的阵地,尽在眼前。

可他,却竟然没有半点欣悦。

难道中国人,是知道了他的兵力部署?还是,本已是强弩之末的中国人,早已经打算好跑路,只不过是跑路的时机恰恰好是第79步兵联队主力抵达之时?相对于前者,上月良夫更倾向于后者的判断。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整个白天,中国人拼了命也要抢回阵地前沿他们战死士兵的残骸,那是他们要撤退了。在帝国的炮火和轰炸机面前,他们已经守不住了,就算不增加这2000多号人马,中国人也守不住了。

其实,上月良夫想的也没错,一直坚守到今日四时,是刘浪和赵寿山中将商量的时间点。不管日军步兵第79联队的主力会不会来,已经用巨大牺牲完成阻敌及诱敌任务的第十七师都会撤退。

而日军第79步兵联队主力从井陉县城出发,牛二所率领的特种小队就用野战电台向独立团团部汇报,刘浪迅速将此电文转于第十七师师部。

陆军中将由此判断,也已经打寒了胆的日军,在其主力部队没有抵达之前,不会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于是,第17师又比约定的时间多守了一个半小时。

那是为了给收敛烈士遗骸的山民们多一些些时间,并掩护辎重部队和医院及伤兵撤退。

曾经的时空中,和日寇血战9日仅余3000余人的第17师是防线崩溃不得不仓促撤退,漫山遍野数千战士遗骸没有收敛。宁死不退而被部下强制抬走的赵寿山临走时看着满山遗骸痛哭失声却徒呼奈何。只得将收敛战士遗骸之事托付给当地村民,希望有朝一日第17师重新杀回乏驴岭再重新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