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已经被愤怒和忧伤刺激得肾上腺升高的士兵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已经降到最低,眼珠子都被刺激得通红的士兵们现在只会想到一件事。
那就是,杀死小鬼子。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不是谁都是天生的英雄,或许他曾经胆小如鼠,或许他会懦弱求生,但,在这一刻,他们都是战士,尽自己所有的努力,杀死敌人,而自己能不能活,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怕死亦或是不怕死,真的,来不及想。
可能,唯有经历过战场,才能懂得这种感受。
只要是能动弹的,所有的士兵,都随着他们长官一起,全速向日军冲锋。
真正的决死冲锋。
两弹匣冲锋枪子弹已经打光,中尉连长径直将自己擦拭了不知道多少遍爱愈珍宝的第三帝国制冲锋枪狠狠地甩出去砸到一个端着枪嗷嗷叫着冲过来的日军脸上,伸手从地上捡起一名被打死日军的三八大盖猛地一个冲刺,就捅进了那名刚捂着脸痛呼日军的胸膛。
“噗”一声入肉的响声以及“咔嚓”一声令人牙酸的脆响让中尉知道,刺刀,被小鬼子的胸骨给卡住了。
余光中,随着“呀”的一声怒吼,一名戴着防毒面具的日军军曹从侧面五米处朝中尉扑来。中尉狠狠踢出一脚,借助着反作用力将刺刀从日军胸膛上拔出,然后挥动着步枪猛地一挡,荡开日寇狠狠刺过来的刺刀。
但中尉并没有贸然进攻,反而双手稳稳握枪眼睛死死盯着脚步有些踉跄后退的日军军曹。他有过和日军拼刺的经验,知道日军拼刺术的厉害,而军曹更是拼刺术的佼佼者。
果然,身形粗壮的日军军曹仅只后退两步就稳住身形,防毒面具后的一双眼睛阴狠的瞪着中尉,小步挪动着脚步围着中尉转起圈来,就像一头寻找着对手破绽的野狼。
阵地下的毒烟虽然稍微少一点儿,但也不少,彻底没了毛巾的中尉被毒气刺激得猛然剧烈咳嗽起来。
日军军曹悍然跨步一枪刺来。
“砰”的一声枪响,日军军曹一个踉跄,不可置信地看着对手枪口上冒出的青烟。
中尉缓了缓急促的呼吸,伸手拽下日军脸上罩着的防毒面具罩到自己脸上,终于能正常呼吸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屑。
谁说拼刺时不能开枪的?愚蠢的鬼子没看到他拔出刺刀时就借力拉动了枪栓吗?
毒烟弥漫的战场上,有枪声,有刺刀相触令人牙酸金属刮擦声,有刺刀入肉的闷响,亦有被刺刀刺中响起的最后哀嚎,有日语也有中文。
然后,一切慢慢归于平静。
诡异的平静。
两挺轻机枪在日军机枪和掷弹筒的压制下不得不不停转移阵地,已经形不成持续性火力。光靠三十杆步枪的火力,根本不足以对尚有150多人的日军冲锋步兵形成完全压制。
日军,已经冲到距离阵地不过四十多米的位置。
距离近得让阵地上中国士兵和阵地前的日军都能看清对方防毒面具后愤怒的眼睛。
日军也终于明白为何中国人能如此顽强,原来,他们也有防毒面具。
可是,这个时候,有没有防毒面具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想杀死对方。冲到这个距离,两军,都退无可退。
阵地下方的日军少佐,正拿着望远镜看着阵地上的战斗,脸色极为难看。他没想到,用上了毒气,他的士兵们却依旧战斗的如此艰难。阵地前稀薄的烟雾中隐隐约约趴伏着的近三十具帝国士兵遗体每一刻都在刺激着他的神经。
远在一千米之外,102团团长张世俊亦拿着望远镜在3号阵地上凝视着自己团被毒气笼罩着的1号阵地,脸色凝重而忧伤。日军果然用上了毒气弹,五连的反击依旧那般顽强。可是,他们能不能完成师部下的死命令,坚持到明天早上呢?就算是坚持到了明天,他手下这支最精锐的步兵连,究竟还能剩下几个?
又或许,一个不剩。。。。。。
中日两军的军事主官都在默默看着这片战斗已进入白热化的小型战场,他们甚至没时间再去关注麾下战士的死伤,他们最关心的,是阵地。
一个要坚守住,而另一个必须要攻下。
守住,则整个防线都还能继续坚守。攻下,意味着突破了守军最重要的一处防线。
然后,他们的视野,被一群没有防毒面具,身着深蓝色军服,从战壕中猛然跃出的中国军人的身影给全部占据了。
只需要四十米,就可以冲进中国人的战壕,日军,在发动最后的决死冲锋。
然而,他们终究不是真正的决死,他们只是想冲进阵地,杀死所有的守军完成战术目标,他们终究还是想胜利还是想活着的。
但是,从战壕中跃出的那十三个人,却是真的想死,不想被毒气杀死,想死在冲锋的路上,真正的决死。
除了那个吸入大量毒气已经有些丧失神智的军士班长,剩下的十二个人,在他们中尉连长的带领下,提上了连里在战前由师部分下来的十五杆冲锋枪,扯下了几乎已经没有作用的毛巾,向着朝他们发起决死冲锋的一百多名日军,发起了更加坚决的决死反冲锋。
做为战士,他们不想死在战壕弥漫的毒气中,只想死在战士最后的归宿---子弹之上。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想死得更有价值。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绝对是那个时代所有被迫发出自己最后怒吼的中国军队的主旋律。
就算是弄不死你,老子也要冲上去咬你一口。十三名五连官兵从跃出战壕的那一刻,就尽显三秦男儿的英勇。
“杀”携居高临下的优势,跃出战壕的十三人高声呼喊着,朝着冲过来的日军扣动着冲锋枪扳机。
那一刻,他们根本不在乎呼吸的是不是毒气,就算是毒气,特娘的也当烟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