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中将押运

刘团座,也可不是那般心胸开阔之人。虽然美女记者和他从未有捅破过那层窗户纸,但男女之间那点儿破事儿,有时候,还需要说吗?哪怕就算是不喜欢,也没人希望喜欢自己的女人遭遇不测,更何况,一身书香味儿的美女记者还是很对刘团座胃口的那种女人呢?

要说这山西不愧是出晋商的地方,不光是这位倒霉蛋看人看事很准,他那位顶头老大才是精明的过了头。8辆五吨载重量卡车的军需,就算是军火,满载也不过40吨左右,搁平时也就三四万大洋左右的价格。

山西老汉倒好,收到刘浪的电报,狮子大开口要了两三倍的价钱。估计也是为了搪塞国府检查组抛出去百万大洋让他有些心疼,这时候是能捞回来点儿就捞点儿。但为了化解某团座心中的不爽,这位却是派出了一个陆军中将押运,哪怕是一个被免职的,这面子可就很大了。

潜台词就是,你看,为了你小子这批军火,老子可是派中将级的领衔押运,你这多出了几万大洋不冤枉。

中将押运的好处自然也是显而易见。此时正值晋西北和晋东大战的时候,军需品走到哪儿都是紧俏货,若不是李大军长领章上的两颗将星唬人,这8车军火通过层层哨卡防区之后能不能还剩下一半都还是两说。

别以为第2战区司令部的军令有多牛逼,到了下面,各级军长师长旅长们才是老大,不给点儿好处,搞不好你还没离开哨卡,前面的路就被封了或者是断了。若是没按照规定时间将军需品运到,掉脑袋的反正不会是他们。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事儿,可不仅仅只是未来共和国的专利,这玩意儿古今中外是通用的。

李中将做为山西十三太保之一,在山西的人脉还是不错的,这一路行来,算是没人打运输车队的秋风。山西老汉也算没白多赚刘团座六万大洋。

不过,这将军军衔倒是吓跑了不少省内的宵小之辈,可是,却成了有心人眼里的香饽饽。

比如,一心逃命正缺护身符的人。

这个中国陆军中将的将军军衔就太有用了。

柳雪原一路向前,二十米外背着双手的陆军中将一路跟随。龙中尉和两名负责警戒的士兵将手都放在自己胸前挂着的花机关枪上,警惕的将目光投注在距离并不算遥远的两山山坡。

如果有不轨之人要发动袭击,距离不过200米的山坡是最好的伏击地点。

运输车队停车吃饭的地方,与其说是个集镇,更不如说是一个依路而建的山村更合适。

不过是一排土房子外加一条并不算宽的山村公路,要想富先修路可不光是未来,有了路,就有了人流量,靠着公路,村民们开了饭馆和铁匠铺等商铺,算是有了几分集镇的气息。

但看店铺内外的萧条,生意估计也就那样。

十辆卡车就将整条山村公路挤得满满的。等柳雪原一下车,十辆卡车便主动拉开了距离,每辆车之间足足隔了五十米之远。

一前一后两辆卡车各坐着的20几名士兵跳下车,每辆车前后各站数人,将整个车队严密的防护起来。

或许是因为战争的缘故,青石铺就的街面上也看不到什么人。除了几个孩童含着手指怯生生的站在屋檐下看着犹如庞然大物一般的车队,就是几条枯瘦如柴的看门狗冲着突如其来的陌生人狂吠。

但在身着军装的陆军中将大踏步走来的那一刻,几条看门狗便又夹着尾巴躲得远远的。经历过七天血战的陆军中将身上隐隐透出的杀气,显然不是这些狗儿们所能抵抗的。

“报告军座,里面都检查过,一切安全。”一名戴着中尉领章的军人从小饭馆里走出,冲李中将行了个军礼,高声汇报道。

“好,给弟兄们说一下,现在已是战区,都给我提高警惕,枪不离手,轮班吃饭。”老李同志随手还了个军礼,严肃的回答道。

“是!”中尉也肃然的点点头便扭身传令去了。

看着背着冲锋枪离开的中尉的背影,陆军中将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他李服赝终究做人不算是太失败,还有一个他亲自提拔起来的老部下依旧忠心耿耿的跟随在他身边。

如果是刘浪在这儿,也一定会很轻易地认出,这也是位老熟人。四年前和老李同志麾下的比武大赛中最突出的晋绥军老兵龙中尉,已经积功升至连长,真正的实至名归成了中尉了。

这位人品显然不错,在老李同志如此落魄的时候,依旧忠心耿耿地跟随着他。

小饭馆中也没有什么美食,不过是给陆军中将和美女记者做了顿刀削面罢了。士兵们却是每人得了两张烙饼和一碗只是冒着几丝油花的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