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没有见识过惨烈,但区区9000平米的阵地,还是让端着枪的独立团官兵们有些呆了。
100多枚山炮炮弹肆虐过后的场面实在是太惨不忍睹了。
旧关那段城墙和关隘因为埋了六十多公斤炸药的缘故早已不见踪影,甚至连断垣残壁都没留下,全部在疯狂的炮击中变成了飞灰。不仔细看到话,你根本不知道哪里还曾经有个高达3米的城墙的存在。
阵地上,满是大坑,哪怕是铁镐都要拼力挥动才能凿下一点点的坚硬山石,在炮弹的威力面前,也显得脆弱不堪。
曾经用沙袋堆砌可防掷弹筒的机枪工事也早就不见踪影。可以说,阵地上所有的凸起物,都基本被凶猛的炮火给一举荡平。大自然在人类发明的武器面前都要认输,更何况是人类自己的建筑。
更何况是人类自己?
不大的阵地上,全是断肢残臂,被炮火硝烟熏成黑乎乎的残肢却又透露着令人无比心悸的惨白。黑白相间的颜色努力展示着战争的残酷。
一滩滩紫黑色的血早已经被爆炸产生的高温蒸发干净,唯有留下的印记证明着这里曾经最受有数以千毫升的血液在此流淌过。
强忍着鼻间传来的令人作呕半生不熟烤肉味道的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接近战壕,战壕里,也没有几个活人了。
横七竖八的尸体之间,唯有几名被硝烟熏得都看不出眉眼的日军无比茫然的坐在那里,如果不是他们的眼睛还在眨动,搜索的独立团一连官兵们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那也是尸体呢!
攻入山顶阵地的近200小鬼子,在这一轮疯狂的炮击中,竟然只剩下了区区不过数人?而且,还像个傻子一样,看着缓缓逼近的敌人,竟然只有眼珠在动,连身边的枪都不拿一下。
举着自己手中的半自动步枪,居高临下看着战壕里像是被炸傻了一样的几名残存日军的官兵们,并不仅仅只是充斥着胜利后的喜悦,亦有惊惧。
对大炮的恐惧。
再英勇,他们也是人,正常的人。
在漫天炮火所造成的危害面前,说心里不恐惧那是不可能的,哪怕他们也知道遭遇这一噩梦的是敌人。
这战壕,还是太浅了啊!这是所有人心中浮起的第一个念头。
已经心存死志的日军中佐最终因为他不可名状的冲动,没捞到切腹自杀的荣耀,毙命在中国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6旅772团的一名一年兵龄的新兵手里。
一年以前,他不过是晋西北的一名普通放羊娃。
如果不是尸体上手里的指挥刀太过耀眼,不是那已经被鲜血染红的中佐领章“熠熠生辉”,打扫战场的772团也实在很难知道这个脸上被打成一朵花的小鬼子,竟然就是第28骑兵联队的中佐联队长。娘子关战役第一战日军毙命在前线的最高官。
于是,他的指挥刀成了772团叶团长的缴获,领章被上缴至娘子关战区指挥部,成为记者举着照相机不停咔嚓的目标。
至于已经辨认不出模样的尸体,将会和他的属下一样,成为咸鱼干。
没有任何悬念,虽然决死冲锋的日寇算得上日军最精锐常备师团中的精锐,但这股尚在顽抗不过四十人左右的日军在已经二次吹响冲锋号狂冲而至不管是胆色还是拼刺刀战术皆不逊色于他们的红色战士面前,不堪一击。
人数上的巨大劣势自然是他们战败的主因,武器上的差距亦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汉阳造加上刺刀本身比三八大盖加上刺刀要短那么十公分,历来是中国军队和日军白刃战的短板。为此红色部队开发出了用红缨枪对敌,而国军像第29军开发出了大砍刀。
但在此时,第28骑兵联队用的却是三八式骑枪。三八式骑枪属于三八式步枪的短枪管型号,全长不过966毫米,比步兵们装备的三八式步枪短了足足30厘米。
加上刺刀,总体长度比加上刺刀的汉阳造也短了20来厘米。
以枪加刺刀的白刃战中,短上五厘米都极为吃亏,更何况是短了20厘米以上?
这就像是两人打架,胳膊长的一拳头都砸你脸上了,你的手却距离别人还有两拳的距离,双方实力接近的话,自然是身长臂长的高个更占优势。
这其实都已经算是不错了。三八式步马枪不是折叠刺刀,一般日军骑兵们都习惯于将所配的刺刀放置在马鞍下,很多时候都忘记拿出来。第28骑兵联队却是训练极为严格的部队,凡是进入战斗忘记自己武器的士兵官佐,不管是谁,在事后都会被冈崎正一狠狠鞭打,所以这帮骑兵们还是带着刺刀进入战场的。
要是像其他骑兵部队一样没带刺刀,端着不过一米的步马枪对着长达1米六寒光闪闪的中国刺刀冲锋,那他们的心得有多凉?
其实白刃战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般惨烈,在双方真正接触的三十米之前,一百多杆步枪就拼命开火射空了插入枪膛五发弹夹的子弹。
能活下来并拿着刺刀和772团白刃拼杀的日军几乎只有不到四分之一。
换句话说,也顶多就是一个步兵班的日军还有资格“乒里乓啷”展现一下日本帝国骑兵的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