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枪的购置计划刘浪交给了劳拉,去购买芬兰冲锋枪不难,因为造价高,芬兰的军工厂还在到处兜售他们的新武器。就是去红色北极熊哪儿稍稍有些麻烦,刘浪把尼古拉斯凯撒给自己的那枚银币给了小洋妞儿,直觉中刘浪觉得那个像熊一般的巨汉绝不像表面上那般简单,可不是有谁随随便便就取名凯撒的。或许,那个家伙,能提供帮助。
只要冲锋枪和轻机枪购置到位,独立团步兵班编制中,正副班长都配冲锋枪和黑星手枪,到那时,步兵班的火力配置为,7名步兵配7杆半自动步枪,一名军士级精准射手配一杆半自动步枪,两名机枪射手配一挺dp班用轻机枪外加两把黑星手枪,两名火箭筒兵配一门单兵火箭筒三枚火箭弹外加两把黑星手枪,正副班长配两枝索米1931冲锋枪外加两把黑星手枪。总计半自动步枪8杆,班用轻机枪1挺,火箭筒一门,冲锋枪两枝,黑星手枪6把。
毫米口径友阪步枪子弹,而冲锋枪和黑星手枪皆用9毫米鲁格手枪弹,这样更方便子弹补充。
拥有这样火力的步兵班,刘浪完全有理由相信,就算面对一个小队小鬼子,在没有双方火炮的支援下,他们在轻武器火力上也完全可以对其进行碾压。如果放大到排级,又多出一个火力班拥有两门60迫击炮和两挺轻机枪的独立团步兵排在野战中敢和一个日军中队叫板。
甚至,一个拥有3400人4门山炮10门步兵炮6门速射炮的日军步兵联队,也已经不被刘团座放在眼里,他眼中的对手,是一个小鬼子旅团,甚至更多。
一直靠火力优势压制中国军人的日寇或许能在其他中国军队上找到自信,但是,在独立团这儿,他们绝对会被吊打。
这可是刘浪在欧美诸国挣了两年的钱才倾力打造出的一支精兵,武装到牙齿的精兵。
一年半以后,就是考验他们的时候。
而时间,总是过得出奇的快。
。。。。。。。。
ps:连续数日6000字,童靴们投月票吧!前方只差17票,后方大神们追的太紧,堪堪分类月票榜第六,不保险啊!最多还有几章就要出川抗日了,大部分铺垫已经完成,就问你们想不想早点儿看打小鬼子,不投月票的话,你们懂的。嘿嘿!我说的是我哭给你们看。
这一次,刘浪不会再费神去造了。
就直接买,买现成的,买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班级火力轻机枪和冲锋枪。这个世界上,用钱能解决的,都不是大问题。
财大气粗挥舞着钞票的刘团座将目光投向了西方,经历过一次世界大战洗礼拥有更强工业实力的西方诸国在武器设计上一直站在这个星球的巅峰。
虽然战争还未开始,但熟知这段历史的刘浪太清楚这个时空中已经列装诸国的大部分轻武器的优劣。独立团已经提前研发出来的g42机枪无疑是这个时代最牛叉的机枪,没有之一。
可惜,如果没有第三帝国的后勤能力,g42不是谁都敢用的。就像光头大佬,知道了火力夸张的g42,先是口水只滴,但知道它的子弹消耗之后,立马变了脸色再也不提这款枪了。
一分钟1200发的射速固然凶猛,可是,就连第三帝国的机枪手也从未敢扣动着扳机两秒不松手,那两秒钟就是近四十发子弹没了。
一个步兵班十四人,正副班长须携带手枪冲锋枪及子弹无法提供物资援助,一名军士精准射手需要携带自身足够的弹药,机枪手要抗重达十来斤的机枪,副射手最多也只能携弹500发,其余七名步兵除去个人装备以外每人也最多只能携弹300发,留200发自用,能提供给机枪小组的,也就700发,1200发子弹,对于射速1200发每分的g42来说,再怎么省着打,也会在战斗半小时后就成为一堆废铁。而激烈的战斗中,位于前线的步兵班很少能在一次战斗中获得再次补给弹药的机会。
所以,刘浪只能忍痛再次放弃g42做为班级轻机枪的选择,他将目光投向中国的北方,战斗民族现在的主力班用轻机枪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也就是俗称的dp,共和国五六轻机枪的原型。
从1927年就开始装备红色北极熊战斗部队的dp轻机枪虽说并不算二战中表现最杰出的轻机枪,枪体连枪架带上弹盘高达11公斤的重量甚至本身质量也不是太好让其余各国部队根本看不上,但做为上千万红色战斗部队装备高达70万挺的机枪,其有效射程800米最大射程3000米甚至能当防空机枪的特性却是直追g42,47发的大容量弹盘更是独步绝大部分以20发、30发弹匣为主的西方诸国主力轻机枪,理论射速600发每分的射速绝对是秒杀中日两方现在用的大正十一年轻机枪和捷克造zb-26的,800米的有效射程刘浪甚至觉得可以给这种机枪加上瞄准镜当连发式狙击枪来使用。
而且,其整个机枪结构非常简单,整枪不过65个零件,极容易改造仿制。刘浪决定就采购这种机枪做为独立团的班用主力机枪。只是机枪射手以后要吃点儿亏,要扛着去掉三脚架和弹盘依旧高达9公斤重的机枪行军了,副射手带着500发弹药和2公斤重的三脚架和弹盘负重也不小。
冲锋枪,刘浪的选择更让人想不到,他没有选第三帝国现在装备部队的p34,也就是国军装备最多的“花机关”。p34的性能其实不错,弹匣容量32发,公斤,射速500发每分,射程近200米,中国军队大量引进一来时因为和第三帝国打的火热,二来也因为该枪的确性能优异。
可刘浪知道,还有种冲锋枪,比p34更强,虽然它现在还声名不显,但等到3年后和红色北极熊在冬季的冰天雪地战斗中,这种冲锋枪让信心满满的战斗民族吃足了苦头,从而重新认识到冲锋枪在战争中的作用,不仅在冲锋枪的研制生产投入巨大精力,更在后来对第三帝国的作战中把冲锋枪的战术使用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