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他们来了,就完全不同了。
外围,热河驻军严密布防。在山里,七千余大军进行严密封锁并寻机和困在山中的中国农民军主力决战。哪怕他们因为惧怕不敢出现,那就将他们困死在山中。
这一招儿,帝国皇军在东北三省早已玩得溜熟,好几股人数众多的中国反抗军就是这样被歼灭的。
南云造二的主意打的不错,但事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位于莲花山主峰左侧的一号阵地上驻守了孙永勤部一个营的兵力,说是一个营,其实不过相当于正规军的一个加强连,也就不到300人的兵力。因为孙永勤已经将自己的4000余人编成了一个师三个团,编制是足够大,但人手又不够,那就只能连变营,营变团了。
4000多人就编成了四个团,但每个团其实不过千人出头的兵力而已。这其实也是这个时期在日军占领区义勇军的老套路,扯虎皮竖大旗嘛!大旗竖起来了,迟早人会招够的。
要知道,孙永勤最早期拉队伍时不过才三百多人,一个月时间就膨胀至三千人,到现在经过两年时间经历了这么多场战斗还能拥有4000多号人,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了。
负责进攻一号阵地的是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他们的侧翼由另一个步兵中队在进攻以牵制另一个山头上的中国农民军火力,后面还有两个步兵中队做为预备队。
而南云造二派出的联队直属炮兵中队的四门山炮和四门步兵炮还有这个担任主攻的步兵大队配备的两门步兵炮合计十门大炮对他们进行火力支援。
这声势,一点儿也不亚于当初刘浪独立团在罗文峪和第四旅团打的第一仗。
在一场由独立团特种兵主导与日军第四师团第20步兵联队的侦查尖兵生死搏杀战之后,中日双方各投入上千人的更大规模攻防战开始了。
第20步兵联队在全军3800多人到达之后,仅仅只修整了半个多小时,就由一个步兵大队在其联队炮兵中队的四门山炮和四门步兵炮的掩护下,朝孙永勤部所处的莲花山位置发动了进攻。
日军尖兵虽然死伤惨重,但他们也不是说完全没起到作用,他们终究还是侦查到活跃在承德黄花川一代农民军防御阵地的位置。
当然了,这也是刘浪刻意放水的结果。不让他们知道孙永勤部的防御阵地,他们又怎么会放马来攻?不攻的话,又怎么能让第四师团这帮小贩们磕掉大门牙?
纵观整个中国的抗战史,这日军各师团的特点在刘浪看来其实和各类狗脾气也差不太多。
比如满脑子军国思想的板垣征四郎领导下的第五师团,他们就像一条野狗,你把他们打得越狠,他们就越疯狂,就算临死也要咬上一口让你痛彻心扉,是个很难缠的对手。又比如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日寇第十六师团,那则像是一条疯狗,面对危局根本不管自身安危也要在比自己强大的多对手上撕下一块肉来。在太平洋战争中被美军包围的第十六师团穷途末路竟然靠自己战死的士兵的尸骨为食和美军作战,整个师团战后仅余600余人尽显他们不为正常人的疯狂,是个令人憎恶的同时也是个很可怕的对手。
但第四师团,在刘浪看来,更像是只哈士奇。别看外表长得和狼一样有着冷峻的目光和锋利的牙齿,但只要将其胖揍一顿,这货就得露出保命第一的本性。
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把这装腔作势的“二哈”胖揍一顿再说其他。
刘浪眼中的“哈士奇”在还未正式开战就损失了半个步兵中队恼羞成怒的南云造二大佐的命令下,于下午四点钟已经接近中国北方冬天的黄昏时间向早已挖掘好战壕和工事的热河义勇军发起了进攻。
孙永勤之所以在莲花山建自己的第一道防线,那是因为莲花山的地势。不是因为其险要易守难攻,而是因为莲花山的地形。
莲花山,并不仅仅只是一座山,而是好几座山组成的。
顾名思意,莲花山从高空俯瞰,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中间是一座高达130米的小山像是莲花的花蕊,周围则是由4个大型的小山丘给围着像是花瓣,再外围则是层层叠叠的小型山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