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小人物(下)

同时,命令潜伏在战场周围的六名特种兵寻找日军指挥官进行狙击猎杀。果然,在日军指挥官相继毙命后,惊慌失措的日军做出了和已经毙命的指挥官不同的选择。

其实,已经从佳木斯城出发的两个步兵中队将会在一个小时后抵达战场,如果他们选择继续坚守,除非是做为临时指挥官的陈运发有牺牲近百人的勇气,他是无法有将这伙儿日军全歼的机会的。

因为这个时候的他没有迫击炮,没有g42,也没有如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独立团战友。

但是,日军在连续的打击下,再次犯错,踏上了陈运发精心为他们准备的陷阱。

近五十公斤的炸药已经是陈运发所能搜集到的极限了,其实这对日军的杀伤有限,绝不至于靠着炸药就能把还剩余的150多人日军全歼。

但失去指挥官再被接连不断炸响的炸药连续炸死二十多人后,顽强的“亚洲第一”大日本帝国陆军们的意志也逐渐崩溃了,开始了慌不择路的逃窜。

失去抵抗意志的军队,甚至还不如一群绵羊。后有近500人的追杀,沿途还有100多人以及两挺机枪,这100多人的日军步兵的命运可想而知。

除了见机不妙躲进草丛而侥幸生还的一名日军二等兵,整个步兵中队连带伪满政府军事部的一名高官,全部围攻的中国抗日军杀死,并剁下了他们的头,垒成了一座京观。

那尚是东三省第一次垒起的以日军头颅为材的京观。

日本人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会冒着敌军在半个小时后就要抵达战场的危险做这个看似无用的举动,但刘浪知道,这是独立团特种兵们在告慰自己战友的在天之灵。

一名独立团士兵的死,必须得日寇百倍而还。

他们做到了对逝去战友的最好告慰。

日本人如果知道他们做出的泄愤举动会导致一个步兵中队的覆没,或许会后悔他们的选择。

抢回的刘阿八的头颅被火化装在一个牛皮盒子里被特种大队少尉陈运发的怀里贴身携带。

他将在一年后带着这个干掉一个日寇少将的兄弟回家。

一个名不经传的小马夫,让关东军上下成为了一个大笑话,被当众干掉了一个陆军少将不说,还用了整整一个步兵中队陪葬。

。。。。。。。。

ps:再重申一遍,明天28号月票双倍,明天投。

不过,就算已经知道刘阿八的结局,在看到夏文运叙述他最后时光的文字时,刘浪依旧一脸黯然。

两枪击毙倒霉日军少将后,趁着当场的日军目瞪口呆之际,刘阿八抢了军马绝尘而去。

日军当局大为震动,动用了一个旅团近6000人封锁了松花江畔所有的渡口,打算渡江先去红色北极熊的刘阿八被汉奸告密,被日军包围在松花江南一个叫呼毕达拉的湾子。

他面对的,是上千日军的枪口,而此时的他,身上只有一把还有三颗子弹的王八盒子。在连续击毙了三名胆敢往上冲的日寇之后,他偷自日寇的那把渣渣南部手枪也完全失去了作用,被他扔出去差点儿把前来招降的日军少佐砸成独角兽。

前面,是上千荷枪实弹的日寇,后方,是波涛汹涌的松花江,手无寸铁的他没有投降,面色泰然的离开了藏身的巨石,当着上千日寇的面,一步步走向波涛汹涌的松花江。

看着这名淡然走向死亡的小马夫,全场日寇鸦雀无声,宽阔的江滩上,唯有慨然赴死的小马夫嘶吼着他们不懂的吟唱。

唯有几个在场的中国人听得真真的。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

学自刘团座的这首精忠报国,刘阿八终究没有唱完,不过半分钟,汹涌的江水就将他吞没了。

夏文运的密电上当然书写得没有那么详细,但刘浪的眼前却已经浮现出高唱着“精忠报国”的小兵慨然赴死的壮烈和慷慨。

据夏文运最后密电上所描述,在刘阿八被江水没顶的数分钟,在场所有日军皆肃然而立。

刘阿八的遗体被打捞上来后,恼怒的日军指挥官命令割下烈士的头颅,准备送往伪满新京呈放,用以对反抗中国人的震慑,在夏文运密电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