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辆彻头彻尾的英国风格的列车。
虽然从英国运到广州的只是一个车头,但车厢和车厢内里的装饰,却完全是一股纯正浓郁的欧洲味道。中国的很多厂家都能生产出味道纯正的欧洲物品,一些厂子甚至都聘请来华的欧洲人做设计师。
看看那窗帘边的挂钩,一个铜质的小玩意儿,勾勒着精美的郁金花纹,枝叶漫卷,很巧妙的形成了一个隐约的十字架,就仿佛是哪个老牌贵族家中的饰物。但那钩座上下方却清楚地可以看见生产厂家的特色铭文,而这种铭文在中国的多数工业品上都能找得到。
中国人甚至为此搞出了一个专门的《商标法》,俨然是不会过期的专利啊。
在中国,这方面有一个很出名的商业名词——品牌效应。但凡是大商家,那都开始经营起了品牌。
中国也有很多的小型工厂不那么重视品牌,对比牌子它们更重视控制成本,而不是追求这些细节。
这就是一个经济实力的问题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嘛。只有在吃喝不愁的情况下才能想往着更高层次,就如同那些小工厂主,他们只有在自己有钱,在工厂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下,才能去考虑品牌。
相比之下,英国的商界也是一样。无数的小工厂也一样忽略这种‘品牌效应’,即使这个词汇在十几年前就从中国传到了欧洲,而且也很容易理解。可毕竟是小工厂,控制成本才是最重要的,那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多少个小工厂主为了控制成本,自己,甚至是全家老少都直接参与进生产当中去。
单纯的比较中英两国的软硬实力,查尔斯并不认为英国就是弱者。
是的,英国的综合实力的确比中国要弱很多,但中国的面积有多大,英国的面积又有多大呢?特别是丢失了北美之后,整个英吉利,本土和殖民地的人口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六七千万,只相当于中国本身的五分之一/六分之一。
中国的本土比英国本土庞大的太多了。
如此一个富饶的国家,当他们大力的发展起工商的时候,一切所需都可以从本土得到,包括发展工商最最重要的市场。
对比中国,在狭小的英伦三岛上发展到现在的大不列颠才是真正的‘杰出’。但可惜天不假年,落寞野蛮的东方世界竟然出现了中国这个怪物。
只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就能清楚的知道陈汉与中国之前的历朝历代有多么大的不同。
这更像是顶着一层中国外皮的欧洲国家,与之前的中国的差距太巨大了……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凶残的世界丛林中出现了一头凶猛的霸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