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书并没有什么新意,老师念一句,下面来一句,直到熟读,然后自己背。
字数少的,熟读一天,背诵三天,理解其意纯看个人天赋,老师会考,但不会一个个的考。
不懂可以问,老师不一定会告诉你,也许你得到的是,多看几遍就懂了,多抄几遍就懂了。
只有老举人特别喜欢的几个孩子,才会跟他细细讲解,每一句话都再三斟酌,生怕误了人子弟。
那个被打的小男童,就在其中,听说名叫李四。
好路人的名字,林三三没有多加关注。
十年后。
科举考试。
那是一个多云的天气,林三三看着面前的考卷。
用现代来说,这是一篇作文,还是完形填空版本的。但是既然是古代,那么就得写文言文。
然后今年是皇帝出的考题,而且他要给一个叫林小草的公主找驸马,不出意外就是状元了,所以这次的状元含金量很高,可以说是考上状元,直接升官发财,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而这个可以让人走上巅峰的考题题目是,‘得()者得天下’。
自由发挥的作文。
林三三眼前一亮,机会来了。现代不是有句话这么说来着?得民心者得天下!
那个典故正巧她看过。
于是她洋洋洒洒的写了刘邦和项羽的典故。
草民以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秦末时期,原来的楚国贵族项羽趁乱起兵,依靠自己的军事天才和贵族的优势成为各个反秦独立势力中最强大的一个。而且项羽力大无穷,身材高大,在注重外表的古代更容易取得威信,另外一个势力是刘邦,此人从小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打仗败多胜少,而且用语粗俗,根本没有王者风范。
但是项羽在初期取得成功以后,随便屠杀诸侯,杀死各路义军的总统帅楚怀王。对民众苛刻,连投降的四十万秦朝士兵都杀得一个不剩。对谋士的建议充耳不闻,刚愎自用。反而刘邦从小和平民生活,爱惜民力,对人宽厚,而且自己知道自己没有太大本事所以十分尊重人才,对投降士兵愿意留下的收编,不愿意的就让他们回乡下,十分受人爱戴。
最终项羽因为残暴不仁而众叛亲离,而刘邦则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和拥护,在长达五年的战争中,虽然刘邦多次失败,但是仍然不断收到群众的支持所以能够不断的反扑。然而项羽在被刘邦打败以后,就众叛亲离,所有的军队在一夜之间都离他而去,最后被刘邦彻底打败,被迫自杀。而刘邦因为得到全国人民爱戴而最终登基称帝,开创了统治中国长达412年的汉朝。(选自百度作业帮)。
故此,草民以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