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 祭天

从巨港开始,华人的军队在向南方进军,直接将爪哇人驱逐出了南苏门答腊省,赶到了山区。

随后,华人军队一路向西北方向推进,步步为营。

占碑省,廖内省目前已经全部被华人占据,并且一直将防线推进到与北苏门答腊省交界的马琳达河。

并且以这条河为界,与英国人建立了一条势力分界线。

苏门答腊岛虽然是荷兰的地盘,但是在北苏门答腊省,这里却是英国人的传统势力范围。

像北苏门答腊省的省会棉兰,这里英国人的势力,就远远大于荷兰人。

最北部的亚齐省被亚齐人占据,北苏门答腊省被英国人支持的大马人占据,而原本势力最大的爪哇人,现在只占据了苏门答腊岛南部,面向印度洋一方的山区地区。

这些地方也就是后世的西苏门答腊省,明古鲁省,楠榜省,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区,并且地震频繁。

给爪哇人留下三个省,这也是苏联和美国的意思,他们想让这里变成一个多民族斗争激烈的地区,将英国人,华人,亚齐人,爪哇人拖进漩涡。

但是,为了这里丰富的油田和各种资源,华人不畏惧任何斗争。

廖内省的米纳斯周边,一共有十几座油田,光是一个米纳斯油田,储量就超过了十亿吨。

而杜里油田、塞邦卡油田、北干巴鲁油田、八马丹等油田的储量加起来,还超过了大庆油田的储量。

在新世纪以前,这里一直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之一,占据了整个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石油供应的一半以上。

光是为了这些油田,已经值得南华人打一场战争了。何况,这一片区域还是苏门答腊岛最肥沃的土地,日后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

在战争中,无数的爪哇人被驱赶进了山区,只有一些经过筛选,并且愿意归化的爪哇人,才能被接纳进南华的势力范围。

而他们在最初的阶段,还不被视为南华国民,必须经过五年的考察期,才会逐步将他们吸纳进来。

为了便于统治,他们的宗族体系也被打乱,分散被安置在马来人的聚居地。

这些人口是资源,但是同时也是负担。华人想要充分利用这些人口资源,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文化熏陶。

目前,苏门答腊岛比婆罗洲岛更快地建立起来了民间教育体系。所有的种族,不管是马来人,还是爪哇人,都必须开始学习中文。

每个村落都设立扫盲班,学生们也都从小学习中文,接受中文教育。

凡是不认同中文教育的人,全部被驱赶出华人的势力范围。

目前,其他民族唯一能保留下来的,只有信仰自由。

虽然目前局势看起来很好,但是南华政府的负担也非常沉重。

别的不说,光是教育所需要的老师,南华这里都凑不齐。

以至于在许多农村,根本就是由一些华人的半文盲,在进行义务扫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