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展现自我个性,也是一个挑选朋友的过程。他不能跟其他人的几十年的交情相比,只是想跟他们建立一种比现在略亲近的关系而已。
这也是因为他们都是学术界的人,学术界的人是周南愿意真诚相交的,要是政客,周南不会奢望跟他们建立私人交情。
而且,学术界也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闭圈子。得到他们的承认,是周南立身的基础,相比政客,他们也要可靠多了。
其他人并没有在意周南的“失礼”,各自找了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了下来。酒水,饮料,点心,他们也都是自己动手。
只有让诺德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看着众人呵呵直乐。
而埃廷尼则是在大客厅里,招呼他们的那些助理,声势不比小客厅这边小,甚至更热闹。
罗素问了一番周南的《世界通史》的销售情况,忍不住赞叹不已,羡慕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他因为性格的原因,人生充满了波折。
他虽然出身贵族,爷爷曾经是首相。但是父母在他四岁就去世了,生活并不算富裕。青年时期,他很早就出名,成了剑桥的教授,颇为意气风发。在家人的反对下,娶了一个比自己大五岁的美国姑娘。
一战时期,因为反战传单,他被判入狱,丢了老婆,丢了公职,最后只能靠撰写文章生活。这也是他比一般的哲学家著作都多的最重要原因,因为没有公职,他要靠写稿子生活啊。
到了三十年代,他又一次结婚,并且要负担两个家庭的生活费用,这个时候有些吃不消了,就想谋取一个公职,最后却只能到美国任教。
因为风流和离经叛道,他在欧洲遭遇了大范围的抵制,一直到了44年,他都已经七十二岁了,才又被母校剑桥三一学院聘请为教授。
当然这个时候他因为著作的版税已经不穷了,但是娶了四个老婆,生了一堆孩子,他的日子也富裕不到哪里去。
他最出名的《西方哲学史》也不能算是一本畅销书,最起码,跟周南的《世界通史》比起来,要差的远了。
因为周南的书除了专业人士,许多普通人也会买了当小说看,他的那些书,只有少数人才会购买,顾客群体最大的是那些教育机构。
如今,他跟第三任的妻子关系已经冷淡了下来,又想娶第四个老婆,正在为钱发愁。
周南看他羡慕的样子只觉得好笑。
他可是很清楚,罗素在以后会越来越出名,书籍的销售越来越好。只是可惜的是,他那个时候已经老的花不了钱了,要是年轻五十年,周南丝毫不怀疑他会再多娶几个老婆。
在学术上,他是一代大师。在私生活上,他也堪称风流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