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张良出策

“朕不是说了吗,鲁肃重情重义,敦厚忠实,最重要的是他并非蠢材,足智多谋,朕的计划就是谋害孙氏的,鲁肃知道了,又岂会助朕去害孙氏了。”

刘辩皱眉,微微有些不满,认为张良有些敷衍了事。

“陛下,孙氏如今除了走这一条路还能怎么办,当然他们可以选择让这些孙氏的子弟在监牢里待上几年,而那时候想必孙家不一定是孙家了吧。”

“你的意思是即便鲁肃知晓其中深浅也会告知孙氏。”刘辩惊喜的说道。

“没错,这就是阳谋,鲁肃大人想助孙氏,朝廷想谋划孙氏,而救孙氏的唯一一条途径,却要害了孙氏。”

“救也好,不救也好对于孙氏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只不过救了孙氏虽然大伤元气,但是还是能保住一些东西,不救的话时间久了,孙氏会变得一无所有。”

“鲁肃大人即便看透了,他也不会自己做决定,他会告知孙氏,而一旦孙氏的人知晓了,那结果便注定了,孙氏会选择交钱减少牢狱之灾,毕竟这里面是他们的父亲,儿子,兄弟。”

“子良,你确定孙老夫人不会阻拦,那位老夫人年轻的时候也还是一个能力不错的女人的,孙坚,孙策的发展离不开她的帮助。

当初若不是因为孙家占据了江东,孙氏的地位稳固,再加上年龄增大,地位增高,她的心思,性格变了,孙氏也不会变成这样,但那是以前,如今孙氏危机,说不准她就恢复了以前的精明能干了,在鲁肃的指点下,她难道看不穿吗,她会同意吗?”

刘辩怀疑的说道,

“陛下说得在理,但是陛下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位老夫人不管她多么厉害,终归是女人,而且是一个没了丈夫,没了儿子,女儿也反目成仇的女人。

当初孙氏服她,那是因为孙权有交代,孙坚,孙策余威犹存,那些孙氏的手下都信服她,而且她的女儿是太子妃。”

“可是几年过去了,他们已经不是在江东了,孙坚,孙策,孙权的余威早已没了,那些孙氏带来的人马如今早已适应了幽州的生活与孙氏分道扬镳了。”

“此次孙家之危,归根结底是来自于太子妃,孙老夫人是太子妃的母亲,在在这种情况下,孙氏却遭到了皇家的记恨,这只会让孙氏的族人认为是那位老夫人无能,教女无方,有这么好的女儿,不但留不住而且还得罪了,想必如今有许多孙氏的人已经不服这位老夫人了。”张良回答道。

“如今孙老夫人身后已经没有一点一丝的依靠了,丈夫没了,儿子没了,另外孙氏落到如此地步也是她女儿带来的,如果孙老夫人不拒绝还好,若是拒绝了,那孙氏的族人定然会和她翻脸的。”

张良又继续开口。

“果然让子良前来没有错,子良一番话让朕茅塞顿开啊!”刘辩大笑。

“陛下谬赞了!”

张良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

“张大人真是足智多谋啊,包拯自愧弗如。”包拯惊叹道。

“包大人客气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出谋划策张房能胜过包大人,但断案寻凶张房比起包大人就大有不如了。”

张良客气的说道,张良没有说什么包拯智慧超群不下于他的话,而是很真诚的认可自己某一方面胜过包拯,然后又举出包拯胜过他的方面,既接受了包拯的赞誉,又抬高了包拯的能力。

“子良对于孙氏的未来如何看?”这时刘辩询问道。

“回陛下,臣敢断言孙家半年内便会分崩离析。”张良肃声道。

……

“莫非陛下要找郭大人?”包拯有些好奇。

“不,不是他!”刘辩笑着摇头,刘辩的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

包拯有些期待。

“成都,去将张房带过来!”

刘辩对宇文成都吩咐道,没错刘辩要找的人就是张良,大名鼎鼎的张良,甚至在后世,许多人将张良的智慧摆在了和姜子牙一个级别。

“诺!”

“陛下说的是张房大人吗?”包拯询问道。

“没错,张房的才智不输郭嘉,刘基,让他来想办法正合适不过了。”刘辩笑道。

包拯不语,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反正包拯站得已经有些累了。

这时候张良终于来了,

“微臣张房参见陛下!”

“免礼吧!”

刘辩微微一笑,

“微臣来迟了,望陛下恕罪!”张良歉意的说道。

“无妨!”

刘辩抬手,并没有介意。

“不知陛下传召微臣有何事吩咐?”张良好奇的问道。

“有一件事希望你能参谋参谋。”刘辩解释道。

“请陛下吩咐!”张良恭敬的等候刘辩吩咐。

“包拯,和子良说说吧!”刘辩当然不会自己说,他直接交给了包拯。

“遵旨!”

包拯领了命令,开始和张良说了起来,张良一直静静地听着,直到包拯讲完,张良的脸色都没有变化。

张良没有郭嘉那么张扬,没有荀彧那也严肃,没有荀攸那么内敛,也没有刘基那么沉稳,张良有着一股儒家的儒雅之气,君子之风,他几乎中和这些人的特点。

张良是个不显山露水的人,但是当你面对他时,又不能小觑的人。

“请问包大人这燕京或者朝廷上,有哪些大人,哪些家族与孙氏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