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可从未听说过李靖将军向燕京求援啊,不知诸位大人为何觉得需要增援李靖将军了。”少年刘治初次坐在那九五之位上,并没有惊慌,反而颇有一番未来天子的风范。
“殿下,战场上瞬息万变,辽西距离燕京数百里之距,若突遭变故,消息传回来需要几日时间,如今辽西虽无大碍,可是一旦辽西发生变故,我燕京恐无法及时得到消息,做出反应,一旦唐军越过了辽西,长驱直入,我燕京将危在旦夕,为防不测,臣建议提早派兵支援。”赵普回答道。
“赵大人之言确实有理,但燕京乃京都重地,不可无兵防守,若将大军调往辽西,恐京都不测啊。”刘治迟疑道。
“这……”赵普听了,也没在说话了。
“殿下,臣以为可从各地城池调集闲散兵马,然后再从禁军之中抽调出部分兵马,派遣一员上将,增援李靖将军。”欧阳修提议道。
“欧阳大人的提议不错,就是不知大人心中有何人选啊。”刘治认同的说道。
“回殿下,下官以为刘裕将军是不二人选。”欧阳修答道。
“刘裕!”刘治沉思。
“诸位大人以为如何?”刘治环顾大殿,最终将目光落在了荀彧身上。
“殿下,臣以为领军之将由刘裕将军担任并无不可。”这时,郭嘉抢先说道,郭嘉是除了王伯当等几名隐龙成员外最为清楚刘辩想法的人,所以他果断的推荐了刘裕。
“既然如此,那就由刘裕将军领兵增援辽西吧!”刘治决定道。
“遵命!”
“殿下,下官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殿下能够同意。”刘裕请求道。
“讲!”
“殿下,唐国兵力雄厚,从各地调遣兵马虽然不错,但兵力上怕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辽西之危,所以下官请求能够在前往辽西的路途上招兵。”刘裕请求道。
“准奏!”刘治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刘裕的提议。
“孤可以给你五千禁军,只望将军助辽西守军一臂之力。”刘治肃声说道。
“殿下放心,下官不但要助李靖将军守住辽西,还要帮助李靖将军战败唐国,让唐国知晓我大汉的雄威,从此再也不敢妄动。”刘裕信誓旦旦的说道。
“好!”刘治大叫一声好,年少的刘治从未听过什么豪情壮语,如今听到刘裕的话,哪里还能淡然面对啊。
……
“蒙古人虽然退了,但要不了多久定然会卷土重来,所以你们不能大意。”刘辩对手下将领说道。
“臣等明白!”
“详细部署由卫庆安排吧!”说罢,刘辩离开了大帐。
“高肃怎么样了?”刘辩询问道。
“回陛下,高将军受了些轻伤,军医已经为其诊治了,已无大碍。”宇文成都答道。
“走,咱们去看看他!”刘辩说道。
“诺!”
二人向高长恭的军帐走去。
片刻后,二人走进了高长恭的军帐内,此时高长恭正半躺在几块木板组成的简易床铺阅读兵书。
“微臣参见陛下!”刘辩二人进来的一瞬间高长恭就感觉到了,转后头来,见到是刘辩后,立即起身行礼。
“平身吧,你有伤在身,不必如此。”刘辩认真的说道。
“谢陛下!”高长恭起身,为刘辩让开一条道路。
“长恭,对于此战你有何看法啊?”刘辩轻声问道。
“是臣之错,疏于防范,未能及时察觉,导致大军受损,若非陛下还有诸位将军及时赶到,右骁骑将会因臣而覆灭。”高长恭惭愧,自责的说道。
“这件事不能怪你,包括朕在内,岳飞,蒙田他们都没有察觉,只能说铁木真这次下的这步棋下的很好,很好利用我军的弱点。”刘辩并未责怪高长恭,反而是为高长恭辩解。
“陛下,今日我军所杀退了蒙古人,但是并没有脱离危险,今日之所以能胜,多亏了赵云,文鸯两位将军还有白马义从的将士杀了铁木真一个措手不及,否则我军根本没有机会,臣断言铁木真不要一两日定会重整旗鼓杀来,而那时候铁木真的准备将会更加充分,计划更加周密,到那时我军将陷入危险境地啊。”高长恭担忧的说道。
“你所说的朕都明白,朕已经派人去通知岳飞了,只希望岳飞他们与我们的距离不远,能够及时赶到吧。”刘辩叹息道。
对于接下来的处境,不管是刘辩还是高长恭,还是卫青,李信,李陵都非常清楚。
“陛下,臣觉得为了陛下的安全,陛下应该先行离开为好。”高长恭提议道。
“这种事情你不要再提,朕不可能会走的。”刘辩听了高长恭的话瞬间变了脸色,怒气冲冲的喝斥道。
“陛下恕罪,臣只是为陛下着想,陛下身份尊贵,关系到天下社稷,黎民百姓。我等臣子可以出事,但陛下不行。”高长恭跪伏在地上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