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出兵

“文若莫要卖关子了,快快告诉我等。”刘虞着急的说道。

“此人便是司徒大人之子刘裕。”荀彧笑道。

“刘裕!”

“刘裕!”

“裕儿!”

众人皆是不解。

“陛下说出来之时,下官也不解而且陛下接下来的话让下官更是震惊,下官还是第一次如此称赞一人的,陛下说刘裕武可冲锋陷阵,斗将杀敌,不下薛安都,太史慈,统兵不下高肃将军,甚至排兵布阵更胜过高肃将军,出谋划策,治理地方,不下朝中诸位大人,为将为相游刃有余。”荀彧回答道。

其实荀彧心中还有话没讲那也是刘辩说给他听的,如今还游荡在他心中,“刘裕此人野心勃勃,雄才大略,若非朕来了幽州,以此人才能要不了几年便可取代刘虞,称雄一方,就是不知他在朕手下是否会安定,若不然,恐刘虞后继无人啊!”

这些话荀彧当然不会说,也不能说,不敢说。

“我儿确实有些才能,只是太过有个性。”刘虞有些尴尬的说道,对于刘裕的才能,刘虞也不怎么了解,他又不愿意违背心愿去帮刘裕发展,对于刘裕参军也是听之任之。

“既然他能得陛下如此称赞,必能有所作为。”卢植点头说道,他曾见过刘裕,他也觉得刘裕将来必会成才。

“既然如此就由刘裕为主将,裴元庆将军为副将一同前去支援吧!”刘虞下了最终决定。

“善!”

……

燕京,

此时朝廷上是一片混乱,虽然刘辩不在但是一旦遇到重大事情朝会还是会进行。

此时朝堂内各大官员是争论不休,刘虞,卢植,黄琬,欧阳修,荀彧,岑文本,杜如晦,徐光启,范仲淹等等一系列官员都在争论,不过这次朝会罕见的没有武将。

“北方战事紧急必须派兵支援!”卢植斩钉截铁的说道。

“不行,不行,燕京城内只有一万兵马,如果派兵支援皇城的安危怎么办,皇后,皇妃,皇子,公主的安危怎么办,而且区区一万兵马对于战事又有什么作用。”卢植话音落下,黄琬就提出了反对。

没错他们这次争论的就是北方蒙古与杨业的战斗。

“黄公,恕荀彧说句不中听的话,北方的战事才是真正关系到燕京的安危甚至不仅是燕京,就连陛下的安危也会受到影响。”荀彧这时也开口,很明显他是支持卢植的主战派。

“文若此言差矣,下官虽然不懂军事,但也清楚的明白杨业将军的本事,杨业将军守卫边境已有十几年,对胡人非常了解,况且手中有六万兵马,还有长城,雁门郡如今各城池也是城高墙厚,下官相信北方的战事没有那么快结束。”这时欧阳修也说话了,他则是支持黄琬的,当然并不是主和派,毕竟刘辩曾三令五申,不管到了什么境地都不能和异族妥协。

“对,对,杨业将军有六万兵马,凭借好大的坚固的城池,纵然敌军有十万铁骑也并不是不能与敌军周旋,毕竟胡人的军队不擅长攻城,只要不与他们在野外交战就不会溃败。”岑文本也开口了,他也同样是支持黄琬的。

听完岑文本的话后,黄琬的脸上的笑容更加多了,看着卢植的时候脸上还有一丝小得意。

“两位大人说得确实在理,但是下官要说的是此次来袭的胡人不是以往的鲜卑,不是羌人,不是乌恒人,而是蒙古人,他们与以往的胡人大不相同。”范仲淹开口了,他属于主战的,他选择支持卢植。

他们说完其他官员也争先开口,有支持卢植的有支持黄琬的,整个朝堂是乱成一锅粥了。

“诸位大人若说起对胡人对蒙古人的了解,或许下官才是最多的,诸位大人说得都在理,但是下官也有话说。”这时杜如晦也开口了。

“如晦请讲!”这时刘虞眼中一亮,立即说道,这次争论就属刘虞和徐光启都没有开口。

“对,杜大人你来说!”卢植也开口说道。

杜如晦在刘辩的文臣之中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就算是刘虞,卢植,黄琬都卖他一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