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司徒八斗之名必定会随着他的诗词名扬天下。
。。。
司徒刑坐在书房之中,抱着一本《论语》,看似在温读,实则他的心思早就落在别处。王侍郎诗词功夫不如司徒刑,儒家的学问不如傅学政,但是他在春闱中的经验,以及锦绣文章方面,都是司徒刑所不能比拟的。
甚至说,连他的傅学政也大大的不如。
否则也不会傅学政名落孙山,王侍郎步步高升。
经过短短一日的点拨,司徒刑在文章锦绣,和光同尘方面的确有了不少的提升,文章里的棱角被磨平了不少。
好似温暖玉石一般圆润。
“人情达练即文章!”
“这位王侍郎人情练达,玲珑剔透,怪不得能成为言官御使。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奏折却能直达天听。”
司徒刑有些感慨的说道。
他眼神幽幽的仰望了一会天空,他仿佛在星空中看到了知北县的傅学政身影。
傅学政也是两榜进士,学问要远在王侍郎之上,但是因为气运的关系,也有性格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到了花甲之年,不过是一个八品的学政。甚至还不如很多青年官员,不得不让人唏嘘。
他又想到了那位出售宅院的官员。
寄情于山水,与世无争,熬了一辈子,最后也不过是一个八品致仕,一旦他去世,整个家族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在司徒刑看来,不论是傅学政还是那位官员,都是反面教材。
都是人情不够练达的关系。
“哎!”
司徒刑幽幽的叹息一声,眼睛中陡然升起警醒之色。
前车之鉴!
想要在朝廷上立足,固然要有智慧,但是更多的还是要学会人情达练,圆滑老到。
过了半晌,司徒刑才调解好自己的情绪。拿起书桌上平摊着的手札。
这本手札正是鱼玄机在翰林院时留下的墨宝。
因为司徒刑经常翻看的缘故,手札的边角已经发黄,更有了一些翻卷。在有些发黄的纸张上,几个大字格外的瞩目:
存天理,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