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友们眼中的王夫人,是个样貌清秀端庄,行为举止有礼,很正经的贵妇。
方若华也极熟练地递上帕子,宽慰了几句。
“可元春这孩子自进了宫,就少有消息,小太监虽偶尔来传个话,说是一切都好,但我这当娘的,哪里能不惦记?”
王夫人拉着方若华说了半天贾元春,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方若华立时便明白,这是想借她的关系扶元春一段青云路。
但给皇帝找女人这等事,她绝对是一点边也沾不上,她更不会去管这桩闲事,不过元春封妃,到是可能性不小。
依照自己和黛玉的关系,那位陛下不会做得太明显,直接控制黛玉的婚姻,但元春都在宫里了,又是贾家人,与黛玉是正经的姑表姐妹,收了元春,岂不是顺理成章?
方若华略一沉吟,便笑道:“我在宫里见过元春姐姐两面,看她气色很好,也极得皇后重用,您且安心,大约过不了多久必有好消息。”
王夫人听她这话似有些斩钉截铁的味道,脸上也露出几分喜色,心中只觉这位方真人是答应了帮忙。
水友们:“三妹,你好大的耐性,搭理她做什么?”
“就是,整日欺负我们林妹妹,你还给她好脸色看,虐她!”
方若华:“……”
自家这帮水友是有点火气大,回头给他们开几副清热降火的汤药尝尝。
说来也不知是不是巧合,方若华刚应付了王夫人,宫里就传出消息,说是元春被提到皇后娘娘身边当差,算是娘娘最得力的女史。
王夫人得了消息,喜不自胜,方若华心中却不觉有些异样,想了想叮嘱杏儿:“荣国府这几年送来的年礼你单独帮我收起来……将来啊,说不得还要物归原主。”
杏儿也不问为什么,只应了句。
眼下是真实的世界,而且不是由红楼梦原著衍生,所以方若华也不能确定荣国府最后的结局。
她这几年因着水友们的喜好,闲来无事也没少掺和剧情,像王熙凤放印子钱什么的,她都给搅合掉,接下来那些草菅人命的事,她也一样会管。
这些都不费力气,方若华能提前预警,吩咐几句话就能把该救的人救下。
但即便这么做了,贾家的结局也不一定能改变,京城里那些世家大族,有不少比贾家做事还要恶心,犯的错还要大,可人家能再煊赫一代,偏偏贾家被抄没,这里面必然还有其它事在。
贾家如今从根子上都烂得差不多,几乎也到了寅吃卯粮的时候,可不值得同情,一家子锦衣玉食地过这些年,家里的爷们儿们,大部分算不上干净,将来就算被抄家,似乎也不冤枉。
方若华不至于操贾家的闲心。
年节热热闹闹地过着,转眼便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方若华下帖子约了黛玉出来,带着她逛一逛灯会,因着京城附近的习俗,每逢这些大日子,周边的道观佛寺就不免让诸位真人、高僧出去露一露脸。
幻真观自是不能免俗,方若华自己没管,底下人便选出都自封她大弟子的两个小道士去给信众们讲经。
正好出来玩,方若华就带着黛玉一起去看了一眼,结果一看就忍不住有点牙疼。
左边一排道士,右边一排僧人,这边仙风道骨,那边安详庄严。
信众们到是都很热情,但这看起来也未免太辣眼睛,至少一干水友连吐槽都不知该怎么吐槽才好。
匣子看样子是方真人随手用来装小物件的,还带着一点药香,想来曾经装过药瓶一类,并不是专门的首饰匣子,但坚固耐用,也很美观。
里面则是以各色花卉为题,雕刻而成的各类首饰,发簪,发钗,手镯,戒指,耳环等等,花色不同,材质不同,唯独相同的是做工极为精美,一看就是宫里的大匠师一点点精工细作出来。
像这样的首饰,可不是一般的宫制品,寻常世家大族也少不了能用一用御用的东西,甚至好多皇商的货物,都打着宫制的牌子,其实不过挂个名,向外出售能售出高价,宫里哪个娘娘也不会用。
至于这些则完全不同,若非圣人所赐,平民百姓戴一戴都算违制。
如今这么多摆在一处,便是周瑞家的也自以为看过不少好东西,还是被耀得眼睛都疼。
其中最上层一套银镶玉的头面首饰,瞧着材质不昂贵,可这做工就比材质贵了不知多少倍去,显然是专门为黛玉准备。
其它还有各色宝石的首饰,打造得也颇为精美,看样子是随她送人罢了。
宝玉都看呆了眼,目眩神迷,都忍不住取了一只嵌珍珠宝石的银钗,一朵梅花以纤细如发的银丝盘桓而成,栩栩如生,中间镶嵌的珠子更是圆润光亮,一看便让人爱不释手:“看着真配林妹妹,方真人好眼力。”
紫鹃连忙又递了张信笺给黛玉,笑道:“方真人交代,说前阵子给小姐把脉,觉得小姐的身子已经大好了,让不要乱吃药,若是咳嗽便用养肺丸。”
说着,便让底下人将另一口箱子搬进来,轻轻打开,按照标签取出一个玉质的小盒子递过去。
黛玉扫了眼,伸手打开,里面放着小手指盖大小的蜜丸,一整盒大体上怎么也有几十粒,取了一颗吃下。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只觉这药入口即化,登时就舒坦多了。
“师姐的药还真是管用。”
黛玉语气平淡,紫鹃却是心潮澎湃,要不是极力压抑自己,连破音都要有了。
“怎能不管用?杏儿姐姐说这药都是方真人亲手制的,用的乃是从仙人那儿得的上好仙药,便是送到宫里去的那些,也是先送来给小姐之后剩下的。”
方若华给黛玉送过来的乃是一口半人高的箱子,上层全是药瓶,黛玉看了看下面,底下搁的也有玉瓶装的成药,还有人参,灵芝一类,附有药膳方子,说是让夏蕊看着调换,经常做给黛玉吃。
黛玉不由得心中感动。
紫鹃笑道:“方真人交代过,她送来这些都是家常常用药,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可以按症状应急,药都是好药,药效也温和,比外头买的成药好些。”
黛玉轻笑:“我记下了,回头写信跟师姐道谢。”
夏蕊莞尔:“您身子骨都调养好了,不必吃太多药,吃多了药丸子您胃口一定不佳,与其吃药,到不如多用两碗饭,方真人信上也是说,给您送这些,不过是个有备无患,底下的补药到是可以让我收拾出来,偶尔吃吃药膳。”
主仆几个你一言我一语,周瑞家的听了几句只觉得精神恍惚,这几日关于幻真观的风声,他们一干下人也不是没听到。
如今幻真观可不是寻常道观,那是真正通了天的,方真人也不是马道婆那等小人物,周瑞家的不敢不敬。
她刚才就听见有婆子碎嘴,编排林姑娘刻薄小性,是个药罐子,放到薛姑娘那儿,便是宽容大度,连吃的药都与众不同。
周瑞家的因着自家太太对林姑娘观感不好,向来不在意这个,如今却暗道,回去必要约束好自家的傻闺女,可不能随意得罪林姑娘了。
人家方真人是正经的神仙人物,二圣都敬着,有她老人家护着林姑娘,林姑娘这辈子怕是也无病无灾,自在顺心。
林黛玉看了看这一匣子的首饰,略微沉吟道:“这么多,我也戴不完,周妈妈既然来了,就替我给姐妹们送过去吧。”
她一边说,一边让桂荷裁了花笺,选好首饰分别写上诸姐妹的名。
写完便把首饰挑出来搁匣子里,递给周妈妈:“我都写好了,周妈妈按着送,可别弄错了。”
周瑞家的登时脸色通红,连声答应,直道绝不敢有半分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