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炼药 (两章合一)

反正太后试过就再也离不得,也不是说就能返老还童什么的,但是衰老的皮肤再一次变得光滑有弹性,身为女人,对这种事总是特别敏感。

如今太后每天闭上眼睡觉前要做的最后一件事,便是从玉瓶里倒出指盖大小,莹白色的药丸,含在嘴里含小片刻,再以温水吞服。

她老人家这般喜欢,宫里那些太妃,太嫔,还有皇后,妃子什么的,自然是个个说好。

以至于方若华的道观还没建好,就有那么一点名满全京城的迹象。

……

苏州城外三十里,有一小小的古渡口,渡口旁边就是已经有两百年历史的月老庙。

这月老庙早些年香火鼎盛,这两年因为有一伙水匪在周围流窜,又发生了一次水灾,这等鱼米之乡的老百姓也陆陆续续迁徙走,人少了月老庙也就日趋凋零。

种灵坐在月老庙门口的大青石上,蹙着眉头,心里有点担忧。

也不知道康亲王府那边怎么样了。

她不是故意要让家里老父亲担忧,也不想要王爷难堪,但做人需恩怨分明,有仇不能不报,有恩也不能不还,当年她在京城行侠仗义,不小心落到那个采花贼王兆明的手里。

若非当时快剑云飞路过,一剑诛杀王兆明,她恐怕早就不在人世。

如此大恩,岂能不报?

弈剑堂老堂主贺路,发英雄帖,说快剑云飞杀死青云门何英与贺语夫妇二人,并一家三十七人,手段残酷,罪大恶极,号召天下英雄将其诛杀。

贺语是贺路老英雄的爱女,贺路自幼就对女儿十分疼爱,贺语也争气,有一身好功夫,虽然嫁给个文弱书生,但夫妻恩爱,生下三子一女,和和美美。

如今何家一夜之间让人灭了满门。

贺路白发人送黑发人,失去女儿,不暴怒才怪!如今整个弈剑堂门下弟子倾巢而出,便是快剑云飞自从出道以来显少落败,堪称江湖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恐怕也不是贺老爷子的对手。

她要劝云大哥避一避风头。

正想着,种灵一抬头,竟看到几张熟面孔,她登时一惊——家里老爷子把三叔都给派出来了?

种灵转身就一缩头,起身就要走,可刚走出没几步,她立时犹豫。

三叔已经有些年头没离开过京城。

老爷子让他老人家出京找她,怕是真着急了。

也就一瞬间迟疑,一个身体圆润,长得和弥勒佛似的的中年男人已经大跨步走过来,伸手把她拦住。

那男人一张脸,就是板着也像是在笑,可是声音却严肃中透着一点冷冽。

“大小姐,你知不知道,你给咱们种家添了多大的麻烦!”

“三叔!”

种灵紧紧蹙眉,颇有些倔强地咬了咬嘴唇,略有些艰难地道,“我知道……等事情结束了,我自然会回去跟父亲和深哥哥赔罪,到时候要怎么罚我,我都认了,但是现在……我不能跟你们走。”

那位三叔摇了摇头,深吸了口气,一把拽住种灵,哪怕她不情不愿的,也把她拖到旁边的小茶馆里坐下。

眼看种灵这孩子又是忐忑,又是焦虑,身为长辈,三叔也有点不忍心,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把这些时候京城发生的事都详细叙述了一遍。

“你别怕,你逃婚的事,还没有传扬开,哎,你爹爹为了你,可是拼命周全,你要是再不懂事,不光对不起你自己,也对不起老将军。”

种灵整个人都愣住,一听到种桓让家中丫鬟替嫁,她面上立时又红又白,心情复杂,再听到康亲王竟认了此事,愿意把一个‘假王妃’供在家里,静待她回归,脸上不禁飞红,低下头去。

深哥哥自小便十分体贴,她也不是不喜欢深哥哥,哪个女孩子对未来的良人没有憧憬?

自从定了亲,她对深哥哥的感觉就越发不一样了,她也幻想过,自己和深哥哥一辈子幸福快乐得生活在一起。

方若华淡定得很,说话轻描淡写,仿佛只是再小不过的小事,完全不值得一提。

皇帝和康亲王都听得出来,这是方若华在打圆场,可眼下这局面,他们当然得信,不光自己信,还要让别人都相信。

至于内情,等今日过了,事情淡下去,自是要严查。

在场的所有人,只要不是傻子,个个恍然大悟,直呼吾皇洪福齐天,妖邪不敢侵扰。

方若华从袖子里摸出一盘香,请示道:“我前些时候合了些香,能驱邪祟,若是陛下同意,不如让太医来瞧瞧,如果合适,便点燃熏一熏这亭子。”

“无妨,朕相信王妃,弟妹只管点来。”

方若华也不推脱,取了一小块儿香料,加到炉中,不多时,香气氤氲而上,众人明显感觉到身体轻盈了许多,酒意瞬间就散了,有几个胳膊腿不好使,一场夜宴下来,精神不济,头疼腿疼的,也竟松快得多。

这效果立竿见影,非常明显。

连皇帝都感到素日的头疼症状,有明显缓解,不禁叹道:“朕,真是有些日子没这般轻松过。”

那些聪明人,本以为方若华是反应快,给皇帝解围,此时却不得不信,恐怕这位王妃真能看出门道,说不定,却是个有修为的。

大殷从上到下都崇道,号称修炼有成的高人无数,许多贵胄家的女儿也自幼入道观修行,对于康亲王妃是个修士这件事,大家接受得还算良好。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太上皇自然给惊动了,夜宴自然也就结束,但这事还远没有结束,太后回过神,想起刚才发生的事来,心里害怕,出了一身的汗。

太医诚惶诚恐地给她老人家请了脉,竟也看不出什么不妥,只能模棱两可地说些受了惊之类的话,开些安神的汤药出来。

闲杂人等都给打发走,皇帝坐在太后的榻前,盯着太后喝药,神色不动,康亲王一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他已经怒到了极点,自家这个皇帝哥哥,向来是越生气,面上越平静。

他们兄弟两个,在这方面还是颇有相似之处。

皇帝在榻前踱了两圈,回头闭了闭眼,低声吩咐下去:“请康王妃过来说话。”

方若华此时是功成身退,正与睿亲王妃坐在外头哄孩子。

太上皇这些年一退位,身体到好了,连着生了好几个儿女。如今最小的十八皇子和十九皇子才一岁多,眼前参加宴席的,也有两个六七岁的小皇子。

刚才闹得那么严重,大人都吓得不轻,何况孩子,睿亲王妃干脆拉着方若华把小孩子们聚在一处,安排嬷嬷乳母带他们回去休息。

这边刚处置完,皇帝身边的公公就过来传话。

方若华一进殿门,只见皇帝和康亲王正坐在一边下棋,太后已经睡了,见她进来,皇帝不禁笑道:“朕要谢一谢种卿家才好,他到是给朕和阿深送来了个大救星。”

“妾身可不敢当万岁爷夸赞。”

方若华莞尔。

说了两句闲话,康亲王才细细询问:“今天夜宴上发生的事,我虽知道不妥,却也是一头雾水,想来方姑娘比我们先察觉到了什么,不如给皇兄与本王解惑?”

方若华摇了摇头,先道:“还请容许民女检查下太后娘娘的凤体。”

这个她就是不提,皇帝也想让她去看看。

如今在深宫大内生出事端,皇帝起了戒心,连太医院那些诊断不出结果的太医,心里也觉得他们不是有问题,就是酒囊饭袋。

他如今到是更相信方若华这个因缘际会的外人。

外来人好,和任何势力都不沾边,至少在现在看来,她还是很可信。

方若华给太后诊过脉,又检查了太后最近吃用过的东西。

如果换成一般人,检查起来或许还难些,但是对于太后,每日饮食起居都有详细记录,到是方便得多。

方若华直接拿笔圈出一份人参鸡汤,又圈出太后这两日用的香。

等宫人们拿残渣取来让她一看,方若华就忍不住蹙眉:“这鸡汤里加了一种菌类,来自海外,用这东西配药,吃了会让人产生幻觉,眼前看到的一切都会变成畸形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