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才 (两章合一)

“哎。”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方若华这个人,在皇帝和太后这等掌权者的眼中,根本就是透明的。

自从新婚之夜,刺客事件一出,她的出身来历就不知道又被翻来覆去调查过多少次。

可以说,原主的一些事,方若华自己可能都不大清楚,在记忆里没找到,皇帝想知道,却一点都不难。

此时,康亲王徒深和皇帝徒明,刚处理完正事,坐在暖阁里说话,听下面太监来报,说康亲王妃已经出宫,皇帝就回头看自家弟弟,略有些惊奇地道:“这个方若华,果然有一身好功夫?”

康亲王叹气:“牟尼教那些人的能力,陛下也清楚。”

牟尼教最近又兴风作浪,朝野上下都对其非常警惕,康亲王和他们那些教众打过好几次交道,每次想起来都不禁头皮发麻。

这帮人全是按照死士的标准训练出来的,不光武功高强,还不怕死,十分难缠。

“方若华一个人挡住十几个牟尼教徒一刻多钟,还杀了一个,便是臣弟身边能做到这等程度的高手,除了王供奉之外,再无他人。”

康亲王笑了下,“她武功的确很不错,以她这样的年纪,在江湖上也少有人能比她天资更高的。”

“听说她是跟她母亲读书的时候,从她母亲的藏书里找到一本秘籍,叫《百科全书》,是先秦一位叫玄微子的高人所著,那位高人本身是道家子弟,精通百家之学。”

“他写下此书,传与弟子,建鬼谷一门,传到今天,鬼谷弟子寥寥可数,方若华母亲的生父,便是那一门中人,只不过后来落了难,除了些书,再没有留下别的东西。”

“方若华读这些书,也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她自己也不大清楚自己的武功在江湖中的地位。”

皇帝点点头,轻声一叹:“种将军一世英雄,没想到种家的天分,没传到灵儿身上,到传给了另外一个不被承认的女儿。”

“那姑娘全凭自学,竟也有此成就,真是了不起。”

虽然这说法离奇了一点,可是,皇帝和康亲王都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如今这江湖中有许多来历神秘的高手,有奇遇的不在少数,任何一个能在江湖上闯出名头的高人,经历摆出来让普通人知道,怕是普通人都会觉得他们全是天道亲儿子,一切好事都自动找到他们头上去。

方若华有点奇遇,也没什么好奇怪。

康亲王轻笑:“方姑娘怎么说也是立了功,臣弟打算等灵儿回来之后,就实现她的愿望,给她在京城置办宅院,让她母亲离开种家,自立一户,种将军那边,怕是还要请皇兄代为安抚一二。”

皇帝瞪了他一眼:“你这性子,真是受多少次的教训都不改。”

康亲王只是笑。

若不是康亲王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是一,二是二的性子,别人敬他一尺,他便敬人一丈,恐怕皇帝也不能对他万般信任。

种家

种将军收到康亲王的书信,呆了片刻,猛地站起身在书房里走了好几圈,一拍桌子高声呼喝:“阿土,阿土。”

一个矮矮胖胖的年轻人登时推门而入,一脸谄媚地道:“大将军,您找小的?”

“去,再加派人手,找小姐回来。”

“是,是。”

阿土老老实实地出去。

种将军灌了两杯冷茶,镇定下来,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也不知道怎么的,这心里忽然有点别扭。

他以前从来没想起过,在府里他还有个女儿的事。

身为男人,有时候找个把女人发泄一二,都是常事,但对方有孩子的机会却不多,每次都会灌药,就是不小心怀上,也是打掉的命。

十几年前那次,他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也是一念之差,让方氏生下了孩子。

可生了也就生了,十多年下来,他从没惦记过,只是个舞女给生的女儿,他也不缺孩子,怎会放在心上?

宁为太平狗,莫作乱离人,这个词,可不是说说就行,那相当有道理。

哪个老百姓都不乐意遭遇乱世。

方若华也不想。

别看她以前在乱世里也混得风生水起的,可那日子,着实是累得很,时常精疲力竭。

但……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世界啊,果然还是十分不喜欢。

她生活的那个年代,也一样不算平等,可人们总还是能自主的,初始条件再坏,最多比别人难些,但终归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方若华摇摇头,也不禁好笑,她以前适应力其实挺强的,到古代也能弯得下腰去,后来,到越发矫情。

不过,这点矫情,她不想改变。

方若华不敢去想什么改变世界,但是她一年复一年地成长,付出了多少辛劳,要是还不能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本心,让自己痛快一点,至少不太因为外部环境而扭曲,那她这么漫长的时光,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这辈子不如就……做个潇洒自在的神仙中人,与父母一起畅游天下,偶尔也充当一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豪侠?

此时也就稍微想一想而已,方若华决定,先走一步看一步。

康亲王在宫里待了大半日,回来时还是风度翩翩,神色间冷淡沉静。

方若华见他都觉奇怪——妻子临阵脱逃,追着去向另外一个男人报恩,他不恼羞成怒便也罢了,怎还如此淡定?

康王徒深似也察觉到方若华的疑惑,落座替方若华倒了杯茶,就笑道:“灵儿的性格如何,本王到是清楚,她从小就稀里糊涂的。”

“种将军常年征战在外,种夫人身体不好,皇兄与我便对灵儿多有照拂,我到了年纪,怎么也要娶妻,娶的妻子只要家世相当,性格不差,能担得起王妃的责任,我就没有意见。”

“皇兄既然有心让我娶灵儿,那我也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方若华了然。

想想也是,如今都是盲婚哑嫁,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婚之夜才能知道新郎或者新娘是个什么模样的不在少数。

康亲王只要不讨厌种灵,这门婚事就很好了。

“此事已经在陛下面前过了明路,明日,你与我一起进宫谢恩,太后娘娘会召见,不过,你不必太担心。”

方若华:“……”

康亲王叹息:“刺客之事……幸亏有姑娘,才没有闹得不可收拾。”

如今朝政虽说比皇兄刚继位时稳定许多,但太上皇毕竟还在,二圣皆在,朝中形势就比较复杂。

若是诸多皇亲国戚的亲眷在自家出事,事情必然闹大,还不知道会出多少乱子。

康亲王笑了笑:“到底我新婚,第一日借口你受了些惊吓,不进宫便罢了,但堂堂王妃,总不能一直不去谢恩,要是太上皇和太后都不召见,我康王府与将军府,都没有脸面。”

方若华也反应过来,的确如此……想必原主在的那一世,种灵逃婚,康亲王也为此有过几许烦恼。

对目前来说,那是没发生的事,到不用多想。

觐见太后什么的,换成原主或许会头疼,她到不会,只认认真真又和康亲王府的教习嬷嬷学了些规矩,大面上过得去也就得了。

康亲王也很靠谱,还专门把宫里的事简单交代了几句。

如今宫里有两位太后,其一为太上皇的第二任皇后,他的原配嫡妻已经早早仙逝。

这位目前居于慈寿宫,下面的人都称之为慈寿宫太后。

第二位,就是当今圣上的生母,目前居于永安宫,被底下人敬称为永安宫太后。

慈寿宫太后一生只有一女,没有儿子,底下所有的皇子在她看来都没什么区别,如今也就稳坐钓鱼台,只等着儿孙孝顺。

反正别管谁当皇帝,都得把她高高在上的供起来,所以她现在从来不多管闲事,只当自己是一尊菩萨,平日里听听戏,赏赏花,就连太上皇都不怎么去奉承。

太上皇身边自有宠妃,最得宠的就是甄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