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方若华只能先顾着自己的需要,暂时管不了别人。
到后世,方若华的手书,还有船岛出身的官员们的奏折都被收集起来,还有专门的博物馆陈列,不知多少学者研究这个‘海派’,各种论文专著也是年年出,总的来说,算是养活了不少搞研究的文人。
正事办完,金二麻子才问:“齐王府派来说亲的人要怎么处置?最近殿下未归,一直安排他在驿馆住着。”
方若华漫不经意地道:“回赠一份我船岛的特产,问问对方愿不愿意与我们做生意,咱们广开门户,招揽四方贵宾,只要有利,谁的生意也可以做,至于求亲,客气点婉拒便是,就说我不打算嫁人。”
金二麻子点点头,笑道:“还是海王殿下有魄力,这门亲事是不能应承,真要嫁去京城,就不知朝廷要出什么怪招。”
“但是,最近岛上有点人心浮动,不少人觉得这是一门好亲。”
方若华也不觉得意外,“着人关注,只要不出乱子,他们爱怎么想都无妨。”
船岛如今大了,上面人员也越发复杂,思想也复杂,便是跟不上方若华的想法,也不一定就是不忠诚。
都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百姓,一听说皇族要求亲,自然会有动摇,觉得那是天底下难得的良配,说白了,他们依旧还是下意识地把方若华当做一个女人来看待。
只要观念不改变,不管方若华站在多高的位置上,有多么大的权势,生活过得多么好,何等威风八面,只要她没有嫁人,没有一个好归宿,找不到男人,不生孩子没有后嗣,在他们眼中,这便是方若华的失败,甚至是罪过。
所以有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对象出现,这些人自然会觉得为了方若华好,她还是要嫁人,嫁入皇室,怎么想怎么也不吃亏。
方若华对这些人是懒得理会,反正无论他们想什么,也只能想想,说说,又没本事做自己的主,把自己打包给打发出去,都这么忙碌,何必理会他们脑子里琢磨什么。
没让海王亲自出面,金二麻子就派人妥妥当当地把齐王使臣给打发离开。
使臣去了,船岛上下自然看出方若华的意思,至少明面上再不多言,可很多人私下里都有点不满。
船岛上的生活不差,钱多,福利待遇好,日子过得不坏,但是再好,难道还能与京城的富贵荣华比?
留在船岛上,他们被朝中的贵人们当海盗对待,要是方若华能嫁入齐王府,那么相当于整个船岛都被洗白,他们的出身,也就从此干干净净。
方若华一句话断了大家美好的念想,不能反抗,难道还不能说几句闲话?
然后没过几日,齐王的使臣又至。
这次使臣到来,直接就与方若华开诚布公,若是方若华肯许嫁齐王二公子,那齐王立时就为二公子请封世子。
显然是飞鸽传书与齐王,或者是齐王府的谋士们认真商量过。
使臣的阵势不小,看起来诚意满满,整个船岛登时物议沸腾,人人讨论。
船岛上的学生们,还有一部分方若华手底下的人,都气得要命,就算齐王府的使臣再客气,他们也本能地反感,就是觉得对方不怀好意。
方若华到是觉得有趣,干脆就真设了一小宴,携身边的手下宴请齐王使臣。
他们和齐王本也有贸易往来,招待招待对方的特使,到也算正常。
正宴上,那使臣面相斯文,一张嘴很是灵巧,把齐王二公子吹嘘得简直天上有地上无,一口气说了大半日,夸赞这桩婚事很好的话都不带重复。
“……海王若肯许嫁,将来大事能成,您就是我们齐王府的大功臣,齐王殿下绝不会亏待您。”
所谓不亏待,就是让她做未来的皇后?
方若华还不打算与朝廷彻底撕破脸,只是但笑不语,咬定自己不欲嫁人,若将来会成亲,也只打算招赘。
使臣只能失望而去。
金二麻子一口闷了两杯酒:“齐王想联姻,可给的筹码也太少,什么世子,都是虚的,真到了他盼望的那些事情成了真,世子又有何用?”
夜姑慢悠悠地穿针引线,缝一件夏日穿的长裙,开玩笑道:“夫人嫁给那什么二皇子,不也挺好?互相利用罢了,又不是朝廷里那些老狐狸,一个被娇养的小金丝雀,难道咱们海王殿下还拿不住他。”
其他人登时也笑:“就是,用不了几年就能把齐王府给拆卸个干净,到时候靠着齐王府,咱们说不定还能发一笔大财。”
朝廷水师的船员和士卒,还有钦差宁安国只觉得海王的座驾,快到让他们羡慕又绝望的地步。
越是精通水战的专业人士,越是更深切地明白能有这样的速度,在战争中会占据多大的优势。
江湖传说,海王殿下富有四海,全国水域皆是她囊中物,如今看来,到至少有七八分不算夸张了。
方若华却还嫌太慢。
大海上的生活枯燥乏味,整日望着一片汪洋,连看看书都晃眼。
直播间的水友们也喊无聊。
方若华想,其实她这种无趣的情绪,该被抨击批判,刚刚经历过那么激烈的战争,死了那么多人,你还无聊,那死去的士兵们又是如何?
只是或许当真正因为刚刚经历了这么一场国战,她才越发有些空虚的感觉。
等回到船岛,堆积如山的工作出现在眼前,应该就会恢复正常状态。
战船漂亮地甩尾,绕过朝廷水师的船队,走了不多远,便停在一处岛上。
从北疆出来的时候,他们是空船,要想顺利回南安,还是补充食物和清水。
方若华干脆扶着扶梯,站在踏板上看岛上颇为原始的风景,不少挑着新鲜菜蔬的农民把码头围得水泄不通,到也热闹。
最近几年,方若华总有船队往返北疆,沿途就选择了不少补给点,像眼下这个连名字都没有,岛上只有百余户渔民的小岛屿,就是发展得最好的一处。
附近岛屿上的岛民都向这边迁徙,几年下来,不光百姓比以往多出四五倍,岛上小小的补给码头,还成了往来客船必然要停驻的地处。
整个码头日日热闹,各地的渔民,甚至还有商队都过来做生意。
方若华立在扶梯上,透了一会气,就转身回返,刚向上慢慢走去,隐约好似听到有什么人叫她。
她一回头,只见好些小商贩立在码头上,热热闹闹地叫卖,到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人。
不远处,许六立在人群里,只见一片落花不知被何处的清风卷起,落在佳人肩头,他眼里的惊艳还没有退下,佳人踪影已无,心里就不觉一空。
“哎!”
身后跟着的两个侍从,一脸的焦急,不禁急声催促:“六爷!”
许六留恋地又看了方若华一眼,这才与身边侍从离开,一转身,双眉扬起,声音略冷,“出门在外,遇事不能急,急有什么用。”
侍从们:“……”
他们一点也不急,就是不知道作为公子的亲师父,把公子当亲生儿子一般疼爱的白绍,白老将军会不会着急。
方若华没注意到正处于旅途中的那位前夫,径直起身回了舱房,借着海面上柔和的阳光,翻出几本游记看一看。
“等回头就造一艘最舒服的海上豪华游轮。”
将来在海面上生活工作的时候怕是还有很多,船不能只当交通工具,恐怕还要当办公室,当家来使用。
“夫人。”
方若华刚躺下,舱门就被敲响,黑衣的海龙卫低声道,“船岛刚刚传来消息,齐王派了人前往岛上提亲。”
“哦?向谁提亲?”
反正归途是如此无趣,方若华也不介意看看‘八卦’消息打发时间。
海龙卫的气色却不像自家夫人那么好,到仿佛有一点气急败坏:“齐王欲为王府二公子求娶夫人。”
方若华一愣,到是笑了:“这可挺有意思。”
随手接过海龙卫递来的一叠资料看了看,摇头失笑:“齐王二公子是正室嫡子,看来王爷还挺看得起我。”
她也不生气,这有什么好气的,如今这朝廷冒出什么滑稽的想法,也不算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