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想着,两人就没兴趣再问下去了。
回到前院,陶文居去了邓易屋里,把他打探到的消息告诉了邓易,道:“我看大家没必要把精力放在此人身上。这人没什么才学,不过是凭着一张脸。”
邓易点了点头,道:“我心里有数了。”
邓易虽是寒门出身,但利益面前,立场是可以变的。早在三年前,邓易发誓要把老承旨挤掉,自己成为承旨,并在世家的支持下坐到了这个位置上时,他就已成了世家一派的人。
朝庭有一大半的官员都是世家子,他们享受着丰厚的政治资源,有坚强的后盾,爬得快,还不容易倒。有机会能成为这样的人,邓易自然不会傻得要拒绝。
世家出身的官员处处都在,算起来便是齐慕远、关嘉泽、梁先宽、方少华都是世家子,杜锦宁因为买进了许多田地和山地,也一跃而成了大地主,成为了官一代、富一代,几十年后,杜家也成了世家。认真说起来,她的立场跟这些世家是一致的。
只不过杜锦宁来自后世,她深知“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国泰民安的基石。为了这个,她肯定是要站到“只富我一个,逼穷一群人”的世家的对立面的。
不过站出来之前,杜锦宁首先要做的,便是保全自己。
她按步就班地上衙之余,思索了好几天,终于去找了齐慕远:“你祖父,现在对我是个什么态度?”
齐慕远一听就知道杜锦宁想问的是哪一方面。
他道:“他虽有些不高兴,但他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对我恨铁不成钢。他向来是极欣赏你的。”
杜锦宁也觉得,齐慕远暴露出他对自己的感情的事已经有那么久了,就算齐伯昆生气,估计现在也差不多消气了。
她道:“你回去帮我问问你祖父,说我想见他一面,可不可以。应允了并方便见面的时候,你派人在下衙的时候叫我。”
“好。”齐慕远点头。
过了两天,正好是沐休日,齐慕远派了人来,说齐伯昆今天有空,让她去齐府玩。
杜锦宁绕路去玉馔斋,打包了几样点心做礼物,这才去了齐府。
见杜锦宁一眼能看到根子上的问题,赵晤对她越发的欣赏,也对她的想法越发感觉兴趣起来。
“那你有什么好主意?”他问道。
杜锦宁满脑子都是主意,但她不能就这么说啊。
一来她年纪小见识浅薄,要是说出太多高瞻远瞩的话,还不得让赵晤把她当妖孽看待?
二来嘛,这触及的可是世家大族们的利益。多少改革者,都是抛头颅洒热血、因为触及别人的利益而死在阴谋诡计之下的。她虽在参加科举时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但也不能什么事都还没做,就这样白白牺牲了啊。
能活着,干嘛傻乎乎地去死呢?
“我先回去想想。”她道。
“也好。”赵晤点点头,“这个积弊已久,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你年纪轻,脑子活,没准就能想到什么好主意。你先想着,不着急,慢慢来。”
“是,陛下,微臣回去定然好好想,使劲儿想。”杜锦宁道。
赵晤被她这句话给逗笑了。
这小子,说话还挺有趣儿。
他又举了举桌上的折子:“你这折子里的法子,我看了,都挺好。不过实施起来,怕是有些困难。”说着,他叹了一口气。
土地兼并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些方法就是再好,作用也不大。
杜锦宁倒是有个想法,但还不是说的时候。她便低着头没有作声。
“行了,你先下去吧。”赵晤道,想了想,他又朝旁边的吴公公招了招手。
待吴公公走到近前,他道:“你带杜大人出去走一圈,跟西门的御卫说,如果杜大人要见我,让他们定要通禀,不得直接堵回去。”
杜锦宁不过是从六品官,没有上朝的资格。她想要见赵晤,需得通过御卫通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