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建立学派吧

齐伯昆到了这样的高位,倒也用不着去巴结讨好像五皇子这样手无实权的皇子了。他自己不乐意,也不想为杜锦宁招惹一个大麻烦。

所以即便想到了赵昶的心思,他也没有出言邀请,只装作没这回事,笑道:“一会儿回去,想来会有无数人要去杜家拜访锦宁。赵公子你想跟锦宁探讨学问,怕是没有机会。不如明日再来。”

赵昶也明白齐伯昆话里的意思。

刚才在山上,到杜锦宁面前套近乎的都是名声不显的举人,那些进士或是德高望重的学者,不好当着众人的面做出讨好杜锦宁这么个小秀才的举动。但下了山,背地里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跟杜锦宁交好的,或是自己亲自上门来以示亲近,或是派家中子弟来跟杜锦宁交好。这时候如果他们看到他赵昶在杜锦宁家里呆着,这跟他搬离祁府而去杜家或齐府的行径一样,都会让人说闲话。

另外,杜锦宁忙于应酬,也没有时间跟他探讨儒学。

他不得不点了点头,对杜锦宁道:“明日我再上门向杜公子讨教讨教。”

“是我向赵公子讨教才是,赵公子在儒学上的见解有许多是我不及的,昨日我收获极大。”杜锦宁笑道。

这倒也是实话。毕竟教导赵昶的都是当世大儒,是比祁元道还要厉害的存在。赵昶又是个潜心学问的,对于儒学有自己的深刻理解。昨晚探讨的时候,杜锦宁也受益良多。

于是赵昶便与他们分别,带着明护暗护们去了祁家。

而杜锦宁回到家刚吃了一顿饭,就有客人络绎不绝地上门了,一如齐伯昆预料的那样,可是有学者亲自造访,或是派其子弟前来拜访交好。一直到天黑,杜锦宁才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两日,杜锦宁都没能去书院,除了应付时不时上门的客人,余下的时间就是跟赵昶探讨学问。齐慕远全程作陪。到最后陆九渊三人也加入了进来,大家越说越兴奋,越说收获越大。

末了赵昶道:“杜锦宁,我看你这理论十分完善,你不同自己建立一个学派,把你的理论推广出去。”

祁元道吐了血,他的弟子和祁思煜都手忙脚乱,顺气的顺气,安抚的安抚。赵昶吩咐管家:“叫人给祁先生看看。”

他是皇子,到这地方来,总得防几手,除了或明或暗地带了好些护卫之外,郎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以防止在此受伤却离医馆遥远,救治不及丧了命。

那边厢,祁元道的弟子有心想责怪杜锦宁几句,或是用话语引起大家对杜锦宁的指责和不满,可思来想去,也不知说些什么好。

要是杜锦宁那位长辈不出声喝斥她,她又没有态度诚恳的道歉,他们还可以说一说;可他们既做了这一步,他们再指责杜锦宁,怕是要让在场的众人对他们更加不满了。他们只得咽下这口气,关心起祁元道的身体来。

赵昶派去的郎中给祁元道拿了拿脉,开口道:“急火攻心,没有大碍,最近不要再动气就好。”

这更坐实了祁元道心胸狭窄的名声了。

开一个讲学辩论会,那就是要互相辩驳的。祁元道自己的名声,也是在问诘别的学者时慢慢建立起来的。怎么到了他这里,就不许别人质问呢?问他几句就吐血,这人完全不是一个大儒对于学问应有的态度,只在乎自己的名声而已。

这么一折腾,祁元道不光在学术上输了个彻底,便是在作人上也一败涂地。

与他相反的,这时候已有许多人到杜锦宁面前,夸赞她年少有为,再顺带自我介绍一下,等讲学结束后也能有借口去拜访杜锦宁。如果能与这位一看就前程可期的少年相交于微末之中,以后他中了举人、进士,他们至少能有个显摆的机会,没准还能沾一沾光。

祁思煜心系祖父安危,无暇顾及杜锦宁。直到赵昶所带的郎中说祖父无碍,他才松了一口气,转过头正想用目光将杜锦宁给杀死,就看到她身边围了七八个人,大家都满脸笑容,态度极为热络。虽说这些人身份都不高,但这叫祁思煜也差点吐了口血。

那些人,以往都是围着自家祖父打转,对自家祖父满口奉承之辈,现在竟然全都跑到杜锦宁身边去了。

“师侄。”八字胡男子拍了拍祁思煜的肩膀,“师父说要回去了。”

祁思煜忙伏身去看祖父。

就见祖父满脸灰败地道:“煜哥儿,咱们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