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伏俟城,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吐蕃军统帅南宁松赞根据战场形势判断,认为大唐可能介入了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攻灭吐谷浑的把握就不大了。同时,他根据粮食没有按期到达的情况,判断自己的粮道出现了问题。
果然,他接到了报告,说龙德城失手了。
南宁松赞军中只剩下了5天的粮草,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迅速攻下伏俟城获取敌人的粮草;第二条是马上撤军,节衣缩食,朝着吐蕃境内返回,寻求给养援助。
他考虑再三,决定最后一次攻城。
这次他出动了7万人,同时攻城,他要赌这次能够攻下伏俟城,不计伤亡。
他心里的盘算是,即使攻不下伏俟城,也能够消耗对方的一些实力。减少自己撤退时的压力。
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盘算,那是谁也不能够说的——吐蕃军多战死一些人,自己手中的粮草也就可以多支持几天,这样吐蕃大军多少还能够保存一些。
他下令对伏俟城总攻,命令部队死战不退,务必要攻下伏俟城。
连续二十几天的激战,伏俟城的损失也不小,吐谷浑的军队目前只剩下了不到4万人,唐军主力也开始上城防守了。
诺曷钵可汗倒是十分勇猛,他几乎每天都坚守在城墙上,激励士兵们作战。
诺曷钵可汗听说吐蕃军又开始进攻了,就来到城楼上,他借来唐军骑兵第二师师长阿史那洪手中的望远镜,朝着城外望去。
很快,他的脸色大变。
阿史那洪接过望远镜观察之后,也是面色难看。
原来,这次敌军的进攻,不仅仅是数量巨大,而且在他们进攻部队的前面,押解着上万名吐谷浑的战俘和百姓,其中有很多老人和妇孺。
眼看着他们一步步逼近,诺曷钵可汗十分为难。他没法下令了。
放箭会伤及无辜百姓,今后他这个可汗就不好干了。不放箭就是城破人亡。他无奈地望着阿史那洪,意思是让唐军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