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李泰文采出众,机灵善变,天生就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他任何时候都是彬彬有礼,尊师重道,深得唐太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读书人的拥护。
李世民在称帝之前,是秦王。他的秦王府里面,设立过文学馆,现在,他批准在魏王府里也设立了一个同样的文学馆。
通过文学馆,拥护李泰的文官,多达130人之多,实力强大。
在李泰的书房里,簇拥着他的死党礼部左侍郎王珪、刑部右侍郎阎立本、吏部员外郎杜构、上次弹劾李愔的御史台御史牛路、魏王府长史麻千里。
李泰的集团里,全部都是文官,一方面是因为他接触的范围,和武官没有交集。另一方面,他也刻意回避和武官的接触。
这个主意就是王珪给他出的。
礼部左侍郎王珪曾经担任过魏王李泰的师父,是李泰的主要谋士。他深有远见,认为,在唐太宗的领导下,大唐即将进入一个长期的和平年代,别看现在大唐是重武轻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转向重文轻武的。
魏王现在还年轻,必然会赶上这种局面的。李世民是马上打天下,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拥兵自重。因此,李泰不与武官交往,恰恰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
重量级人物,一般都是最后出场的,王珪不会先发言。
牛路向来是急先锋,他说道:“殿下,太子殿下支持工部售卖马车,还有那个研究所也参与进去了。臣觉得里面有问题。
其一,工部向来都是执行朝廷指令,进行建造维修等事务,他们从来没有直接参与过经营活动,这次,他们制造车辆,自行向外销售,与朝廷制度不和。
其二,允许商人购买豪华马车,打破了大唐等级制度的界限。
这两件事,臣认为,都是大罪,您看是否需要进行弹劾?”
刑部右侍郎阎立本说道:“牛大人不愧是资深御史,眼光果然很毒,看问题一针见血!”
牛路谦虚道:“不敢当,谢阎大人夸奖了。”
阎立本接着说道:“这件事我赞同牛大人的意见,他选的这两个点,非常好。工部售卖马车,增加了工部的收入,这件事,一定会让其他的各部眼红的。还有,商人这些贱民,也能乘坐豪华马车,也会让很多人不满的。弹劾吧,一定会让太子殿下难受的。”
李泰也很高兴,他说道:“太子做事总是漏洞百出,真不知道他那些谋士们是干什么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