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说道:“请你给我派一些工匠,我要盖几间房子,另外,找几个木匠,我有用处。”
工部尚书皇甫睿说道:“没问题,臣这就安排。”说完,他就派手下的人前去安排。
在等候期间,皇甫睿对手里的名片很感兴趣,他问道:“殿下,您这个名刺是如何做的,竟然如此精美?”
“名刺”是一种类似于现代名片的文书简,兴于汉末,流行于六朝,以魏晋最盛行;隋唐仍然延续。最初用于官场,官员详细写上自己姓名、爵位、籍贯等内容,在重大场合互相投递,以便结交、问候之用,后来民间士人之间亦逐渐流行。
古代这种名片是人工手写的,即使是书法很好的人,写出来的字迹,和电脑打印出来的相比,精致程度还是有差距的。
李愔的研究所,是个新兴事物,他发现要是向别人介绍的时候,解释起来很费劲儿,干脆就让唐淘宝系统,给研究所的人每人都印制了塑封的名片。
研究所的人都很喜欢,于是就愿意出门办事,来显摆自己的名片。于是就出现了前面的那些场面。
一盒名片值不了多少钱,可是加上20倍的运费,就不便宜了。研究所这帮坏家伙,只知道显摆,送出去了很多名片,反正是研究所配发的,又不花自己的钱。
这下可令李愔心疼不已。他琢磨着以后尽量少发或者干脆不发给他们了。
此刻,李愔看到工部尚书皇甫睿的表情,他灵机一动,说道:“皇甫大人,你喜欢吗?要是喜欢的话,我帮助你印一盒。”
皇甫睿很高兴,说道:“感情好,臣喜欢,感谢殿下了。”
李愔说道:“我马上就给你印制。不过,这东西是要花钱的,你看?”
“多少钱,我买!”皇甫睿说道。
“咦?这表情、这神态,怎么这么熟悉呢?”李愔忽然想起了赵本山的小品《卖拐》,范伟的台词。
“哈哈”,李愔开心地一笑。说道:“皇甫大人,咱们商量一下,你的名片,我免费送给你,工部这么多官员,是不是也给他们印制一些?你放心,给你印制的和我的一样。给其他官员印制的,质量要差一些,是没有封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