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又一次面露尴尬:“祖母想要留三婶在家,但三婶坚持要跟着三叔一块儿上任。因为直隶提刑按察使司的副使大人是三婶的族叔,有她跟着,确实对三叔更有利,更别说这一回,嵘哥儿也要同行。因此祖母还是答应了……”
闵氏这一回真是铁了心要随丈夫放外任。在秦简看来,秦叔涛忽然提出要外放,只怕跟三婶的怂恿劝说,也脱不了干系。如今三婶闵氏对婆婆许氏的态度冷了不少,虽然礼数上不缺,但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如从前关切体贴了。秦简听母亲姚氏猜测过,说是那回在许家长房的事情上,祖母许氏怒极吐血,却不顾三婶闵氏的体面,当众喝斥了她,伤了她的心。闵氏明明只是为了婆母的身体着想,却被这般当众落了脸面,心里始终气不平。因为许氏,她连女儿的亲事都舍出去了,却不想再留在家中容忍婆母的任性。有机会外放,当然是要跟着丈夫外放的好。哪怕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能喘一口气也是好的。
秦简对秦含真说:“如今祖母与三婶的关系也转差了。若不是还有许家二房的人帮着劝说,祖母说不定还要再次训斥三婶呢。三婶如今倒是不再为了这种事生气,可我与父亲、三叔看在眼里,心里也不好受。因为祖母的心情,三叔答应了只做三年外任,三年任满后就想法子调回京城。到时候,三婶还是要继续在祖母跟前度日的。到时候婆媳失和,又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凉拌呗。许氏一直压着儿子媳妇孙辈们为许家出力,对儿子媳妇孙辈们又不上心,会有此报应也是理所应当的。她该庆幸的是,儿子媳妇通通都是正派又守礼的人,就算对她再不满,也没有公然忤逆顶撞她,顶多是暗地里行事不肯顺她的心意罢了,表面功夫却还是会做的……
秦含真撇了撇嘴,又对秦简道:“许家二房这回真是难得做了件好事。许嵘愿意放弃京中的舒适生活,到外地去见识世情,也是好事。虽然保定离京城也没多远,但论生活环境,肯定是不如京城繁华的。”
秦简点头:“嵘哥儿如今是越发懂事了。他与五妹妹相处得也好。这门亲事初看不着调,但说不定反而是天作之合。嵘哥儿不但读书越发用心,功课也好,还懂得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的道理。三叔让他同行,他欢欢喜喜地就答应了,还主动回家劝说父母答应。相比之下……许大表哥就不一样了。”
秦含真挑眉:“许峥吗?他怎么了?”
秦叔涛成功得到许氏许可,准备要外放地方为官的消息,秦含真是两天后才从秦简处听说的。
秦简一直忙着读书,虽然时常往隔壁永嘉侯府去,但赵陌这边,却还是秦含真婚后头一次上门。秦含真与赵陌在别院住得久了,随着天气转冷,已经在商量着要搬回郡王府那边去了。若是再晚两天,秦简恐怕就要多走几百米的路,才能见到他们了。
不过秦简能来,秦含真还是挺高兴的。接到秦简送来的喜宴帖子,就更欢喜了:“婚礼吉日已经定下来了?怎么是在十月?不会觉得太冷吗?”
秦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我们家原本也觉得九月比较好,十月可能就会忙起来了,正巧遇上万寿节呢。但寿山伯府那边的意思是,余家的老夫人九月底做寿,希望能让孙女儿在家陪她再过一个生辰,十月再出嫁。父亲与母亲商量过,觉得晚几天也不要紧。十月虽然已经入了冬,但并没有寒冬腊月里冷,只要把喜棚扎得严实些,多放几个火盆,想必也没有大碍。只是这么一来,花园子里头就不好摆宴席了。幸好福贵居如今已经翻新得差不多了,那二进的院子,后进是我们夫妻成亲后的住处,前头院子却可以腾出来待客,地方不小,摆上十桌还是没问题的。若再把清风馆也算上,也就差不多了。”
秦含真笑道:“既然你们都计划好了,那就没问题。”想想也忍不住感叹,“你都要成亲了,我却才听说消息。一直以来,只知道你们是计划年内摆宴席的,可具体是哪个月,我就不知道了。嫁了人,娘家的消息就闭塞了许多。我这还是住在娘家隔壁呢,尚且如此,那些嫁得远些的女孩儿,只怕跟娘家亲人的联系就更少了。”
秦简听她这么说,也不由得挂念起了自家妹妹:“锦华在唐家过得倒还好,我时常到唐家寻妹夫说话,每次见到妹妹,都觉得她气色不错。永寿郡君是个好婆婆,虽然看起来规矩重,但其实十分懂得体谅人,也能教导锦华,从不溺爱。锦华能遇上这么一个婆母,真真是她的福气了。”
但秦锦华如此,不代表同样出了嫁的秦锦仪也有这个福气。后者自打那回想要与丈夫和离的盘算曝了光,就已经很久没跟娘家人来往过了。二房的薛氏如今好象忘了自己曾经有多么宠溺这个大孙女似的,完全不闻不问,连提都不想提。秦伯涛倒不至于完全不提长女,但提起来都是骂。他眼下还在养伤,那伤势恐怕养好了,也会留下极大的后患,执笔无力。除非他有恒心有毅力,能练出左手笔来,否则他这辈子想要在仕途上再有作为,恐怕是不可能的了。哪怕是眼下这份差事,都有些岌岌可危。清闲如鸿胪寺,也不可能一直养着一个派不上用场又一直不能露面的废人呀……
秦家二房上下,估计只有小薛氏对秦锦仪这个亲骨肉还惦念几分了吧?但有婆婆与丈夫压着,以她的性子,也不敢替长女撑什么腰,只能每隔一段时间,给打发人去看看秦锦仪,送些吃食衣料药材什么的,表示秦家二房还没有完全放弃这个女儿,裴国公府不能真把人往死里糟蹋之类的……秦锦春并没有阻拦母亲的举动,她在娘家能待的时间不长了,就算能拦下一回,又能拦下多少回呢?等她出了嫁,家里的事,就不可能再插手多管了。只要母亲不是为了秦锦仪,做出太过分的事,这种低调的探视,她又有什么必要去阻拦呢?那岂不是显得她太没有手足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