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在这个时候,宫人带着陈良娣到了。
陈良娣因为东宫书房起火一事,被卷了进去,叫太子下令禁足,至今已经有一段时日了。但昨日纤草束手就擒之后,大约是明白大势已去,又听闻秋嬷嬷也死了,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依靠,必须想法子自救。因此,为了减轻自己的罪状,她就把自己知道的好几件事都说了出来,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便是东宫书房起火,其实是楚渝娘暗中捣的鬼。她命秋嬷嬷结交的一名东宫老太监与老嬷嬷出面,设法分别先后支开了几个茶房内侍,然后趁机放了一把火,就是为了给楚渝娘创造一个救太子立功的机会。
与此同时,为了一箭双雕,放火的地点,楚渝娘还特地选在了离陈良媛住处比较近的地方,又做了手脚让火势向后者房间蔓延过去,目的是想让陈良媛受个惊吓。倘若她在惊吓之下,胎儿出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楚渝娘甚至还动了点儿小手脚,藏起一件伪造的证据,把这放火的黑锅引向陈良娣,试着还一个一箭三雕。
只可惜,除了救太子立功这事儿成了以外,陈良媛胎儿无恙,陈良娣的“罪证”也没被人发现,楚渝娘的算计算是落空了。而今,纤草一招供,甚至连陈良娣早前那“事先发现陈良媛有孕,暗中下手害人”的嫌疑,也一并被洗刷干净了。那一回,同样也是楚渝娘的存心嫁祸。
既然被洗刷了嫌疑,回复清白,太子便命人把陈良娣放了出来,只是明面上恢复她的自由,实际上,还在严加监视中,免得她又起坏心,对陈良媛下手。陈良娣也不知是否知道太子心中所想,以为自己真的沉冤得雪了,便哭哭啼啼地来向太子谢恩,顺便黑一波陷害她的人了。
结果就正好听到了太子妃与太子的那番对话。
陈良娣神色怔怔的,礼也不行了,好也不问了,就这么直愣愣地问太子妃:“所以……你因为担心我会母凭子贵,就把我的儿子给害了么?!”
一言既出,顿时石破天惊。
秦含真没能走得成。
岑嬷嬷惊慌失措地来向太后娘娘求援,以东宫太子妃与太后的关系来看,这种举动显然十分不寻常。东宫的情况可能真的乱到难以收拾的地步,就连在宫中待了多年的老资历岑嬷嬷,也认为皇帝后宫的王嫔一流无法镇得住场面,只能请大家长太后娘娘出面主持大局了。
太后命人押了岑嬷嬷来细问,东宫果然出了乱子。
太子昨日就命人将楚良媛拘禁起来,关起门不知与她说了些什么话,随后甩袖离开,后者便失魂落魄地被一众内侍押走了。随后,她的侍女与纤草二人也都被敬事房太监奉命带走,还不知会有什么样的待遇等着他们。
由于天色已晚,太子妃精神不佳,这件事是第二天早上才被报上去的。太子直言要废了楚渝娘的良媛封号,将人贬入冷宫,等候发落,只说是她欺君,而不提具体事由。太子妃猝不及防,吓了一大跳。
太子妃唐氏原本正不待见楚渝娘,以为对方恃宠生骄,不把自己这个正妃放在眼里了。如今她眼见楚渝娘失宠被废,初时还觉得爽快,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楚渝娘是她弄进宫来借腹生子的工具,无论为人品性如何,也要等人生下皇孙后,再废也不迟。太子忽然一声招呼不打,就把人给废了,算是什么意思?如果是楚渝娘有什么不好,严加惩罚就是了,怎么能将人关去冷宫呢?太子妃还等着让她替自己生下一个儿子呢。
太子妃去寻太子问缘由,太子不提楚渝娘与蜀王世子可能有奸情一事,只说了她奉蜀王世子之命,冒名顶替进宫的真相。如今蜀王世子妃李氏供出了丈夫的谋划,秋嬷嬷罪行暴露后刺死了蜀王世子,后者罪行真相大白,身为党羽帮凶的楚渝娘自然也不能逃脱。太子肃然指责太子妃唐氏,偏听偏信,未曾查清楚楚渝娘的真正身份,就执意将人弄进了宫,还千方百计为她争封,如今真相大白,却是丢了皇家的脸面。还有楚正方夫妻,竟然胆敢欺君,实在是岂有此理!
太子妃简直没法相信这一切。她最信任的就是楚正方夫妻二人,甚至超过了她的生身父母与兄嫂,因为唐家人只会让她做个端庄贤良的未来国母,却不会为她个人着想,为她争取一个能继承皇储之位的儿子。即使在陈良娣嚣张的时候,唐家人也根本不会把陈家人放在眼里,还觉得她身为太子妃,没必要为了陈良娣那样的人生气纠结,无视就可以了,反正陈良娣根本不可能取她而代之。太子妃觉得自己的心事无人懂,对于能为她着想、安抚她、帮她出主意的楚正方夫妻,自然更加亲近些。
而这般得她信任的楚正方夫妻,居然会在给她挑选借腹生子的人选时,欺骗了她?!这叫她如何能接受?!
当时岑嬷嬷还在太子妃身边呢,有个猜测:“莫不是楚统领以为,只需要有个楚家的女子生下皇孙就可以了,横竖不必那女子教养皇孙,而楚良媛又正好合适,就……”大概岑嬷嬷自己也觉得这种想法很不靠谱,没有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