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传信

秦楼春 Loeva 3429 字 2024-04-20

秦含真一边看信,一边也觉得好笑。蜀王世子似乎总会做些自作聪明的事,但每每都会把自己给坑了,也不知他自己是否有所觉悟?

赵陌刚回京,得到的消息还不全,在这第一封信里,提到的并不算详细。但午后送来的第二封信,他就说得更详细了一些,补充了新近得到的最新消息。

顾家宅子那边,别看那群外地客商摆出了替同伴办丧事的架势,他们到底不是屋主,左邻右舍已经在私下议论纷纷了,觉得他们不大厚道,把人家顾家的宅子拿来办丧事,也不嫌晦气。既然是客居在外时横死,难道就不能把棺材和灵堂挪到寺庙里去么?还有厚道些的邻居,打发人往通州寻顾长史夫妻去了。顾家才是屋主,这种事,当然要通知他们了。可惜顾长史夫妻俩虽然对这个消息感动十分震惊,却没有回城的意思,一副灰心丧气的模样,表示那群客商租金付得大方,他们也不方便跟人家计较,反正丧事不办都已经办了,只当是予人方便吧。

邻居们越发议论纷纷了。那几个客商办完丧事,停灵七日后,就把棺材挪到寺庙里去了,各种闲言碎语这才稍稍减少了些。但也有不少邻居觉得,他们那一片多是老户,也都以官宦人家为主,忽然来了一伙外地客商,行事还如此不讲究,实在叫人看不过眼。顾家得了他们租金,又搬到通州住了,可以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但他们几家还住在那儿呢。为了确保大家清静,有人从中串连,几家人凑了一笔银子,差不多就是租金的一半,打算送给那群客商,劝他们赶紧走人,不要再继续住下去了。

客商们当然不肯,如今还在跟邻居们磨嘴皮子呢。闲言碎语就没停过,还有人吐嘈他们这群人不象是客商,打听过他们在城里跟谁家商号做买卖,却都没得结果,又有人好奇他们带来的货物是什么?若是都烧了,怎么也不见他们着急?

如此林林总总,当中是否有赵陌手下挑拨离间的功劳,也说不清楚。反正,顾家宅子里这群所谓的客商,已经引起了附近住户的注意,不再是低调隐秘的态态。他们再想做些什么出格的事,恐怕是很难了。

至于蜀王世子?他这会子恐怕还在后悔吧?也可能有些惶恐。因为他明明送出了帛金,照理说那几个客商应该得了他的传信,就该有所动作的,他们却仍旧按兵不动。这让蜀王世子惊疑不已。他怀疑自己传出去的信,可能被人截住了,几个客商根本就没收到!

到底是谁截住了他传出去的秘信?对方似乎发现了他在银锭上做的手脚?那是蜀王府内部使用的秘密暗号,应该不曾流传出去吧?会不会有哪个曾经为蜀王府办事的人背叛了他,向朝廷供出了他的秘密?

蜀王世子就这么过着惊惧惶恐的日子,再看着后院方向,朝廷雇来的苦工清理着火场的废墟,每天提心吊胆中。

秦含真这一晚看信看到三更天了才睡下,若不是丰儿一催再催,她还舍不得把灯吹熄了呢。

赵陌这封信里,大半都是在说各种情话、好话,说他在路上如何如何想念她,之后不方便通信时,又是如何如何地懊恼,回京路上,又是如何如何地归心似箭……反正话怎么腻人,他就怎么写了,也不怕把未婚妻腻出个好歹来。

然而,秦含真从前对这样甜腻的话是一向很不感冒的,如今却不知怎的了,竟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看得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脸上带着不由自主的微笑,双颊发红,看到让人不好意思的地方,还忍不住捂脸了。但捂完脸之后,她又继续“坚强”地带着笑容继续看下去。

等睡觉的时候,她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都做了些什么。想起丰儿那副惊愕的表情,她又一次忍不住想捂脸了。不过仔细想想,虽然挺不好意思的,可看着信里的字句,她心情又很好。看来写情书什么的,还是谈恋爱的好法子。将来成了亲,是不是也要继续督促赵陌,有空了就给她多写几封情书?

这一晚,秦含真就这么翻来覆去地,直到四更天才睡下了,第二天起来,发现自己双眼下方都出现了黑眼圈,顿时吓了一跳,赶紧寻各种东西来孵脸。她可是快要做新娘子的人,当然要把皮肤状态维持到最好,怎么可以顶着一双黑眼圈上花轿?!

因为心虚,她就稍稍偷了一下懒,没去正院陪祖父祖母吃早饭。如今天天下雨,有时候雨势大了,露天走动就会不大方便了,无论是吹了风,淋了雨,还是脚下打滑摔着了,都有一定的危险。为了各人的安全,永嘉侯府上下也不再遵循传统,全家人每天早晚都聚在一处吃饭说话,而是看具体的天气情况,又或是各人的需求。如果不去正院聚餐,只要让丫头去厨房打一声招呼,就会有人把做好的饭食送到院子里。今早也有雨,只是雨势不大罢了,秦含真让丫头分别去正院与厨房说了一声,倒也没人会觉得奇怪。

秦含真也就有了功夫,重新拣起赵陌的来信,开始研究情话以外的那部分内容了。

哪怕只是借口,秦含真在信里问起的事,赵陌还是认真回答了。他将他与袁同知交换的信息告诉了未婚妻,只是没提袁同知新近的差使罢了。秦含真又不熟悉袁同知,自然不会多加关注,就只看与蜀王世子府以及顾家宅子那边相关的消息。

阿寿并非事事都报到秦含真这边来的,因此秦含真并不知道。派去陇东的人手已经上报了消息,他们再三确认过,顾长史的儿子媳妇,身边并没有带着一个年龄对得上的少女,而有人试探过他家老仆妇的口风,对方兴许是根本没提防,一句话脱口而出:“我们老爷的外甥女儿跟姑爷那边的亲人住着呢,是表姑娘族里的哥哥嫂子,在朝廷做大官的,养得可精心了!”

等试探的人再进一步探问:“那你们表姑娘可真是好命!遇上这么好的哥哥嫂子,以后是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