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现实的问题,无论崇祯、孙承宗还是秦书淮,都已经看到了。
孙承宗的想法是,既然秦书淮不会主动反,那么他就不会主动去笼络朝臣结成党羽。但是朝臣可说不准。大明朝内,朝臣找靠山拉帮结派早已形成了惯例,孙承宗有理由担心,那些朝臣会去主动巴结秦书淮。
而大家巴结秦书淮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继东林党后,朝中将出现“秦党”。
到那时秦书淮就真的可以只手遮天了,那么想为他黄袍加身的人会更多,更疯狂!
当这些人足够多、足够疯狂的时候,秦书淮还会不会只安心当个臣子?
没人敢担保这点。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孙承宗就想出了这招。
通过让秦书淮主持京察,然后将那些送礼的官员全部革职查办,让秦书淮“铁面无私”之名传遍官场,以断绝朝官巴结他的想法。
崇祯笑呵呵地看着秦书淮,他认为孙老师的这个计策天衣无缝。
一来可以筹集到赈灾的银子,二来可以防止京官投靠秦书淮,最重要的是,他这么做可没损秦书淮半点声望,甚至还能帮他赢得仁义之名,所以不伤半点兄弟和气。
嗯,不伤兄弟情义,这很重要。
秦书淮看出了崇祯的用意,但只好装不知道。
有些事,还是糊涂一点好。
于是苦笑道,“皇上为了那些灾民可真是煞费苦心呢,这套路臣也是服的。”
“套路?”
“额,就是说别出心裁的想法。”
“哟,难得秦兄也会佩服朕一次啊?哈哈,好极好极。”
说着,崇祯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物件递给秦书淮。
秦书淮一看,见是一个五彩的小泥人,栩栩如生甚是精致。
就是不值几个钱,一看就是地摊货。
于是打趣道,“黄兄最近可是越来越小气了啊?还以为你送什么宝贝给我呢。”
天底下,估计也就他敢当面嫌弃崇祯送出的东西了。
当然,说这种话的时候,他会直接把崇祯称作“黄兄”,把君臣的身份切换成挚友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