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庆公主用的是自己的本名,民间许多人并不知道,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就是她真实的名字,是她真实的自己。
六公主又看向五公主延庆公主的信件落款,果然也是本名。
六公主笑了笑,拿起自己的的公章:巧了,也是自己本名。
不是序齿六公主,也不是封号永庆公主,就是她的名字。
六公主仔细地把报纸和信件收好,拿出一旁亲自拟定的校规,郑重地看一遍,拿起刻着自己名字的公章,小心翼翼在尾部盖章。
六公主深呼吸着,仿佛压下去的不是一个小小的印章,而是自己的未来。
当她挪开印章,看到了自己红色的名字,那是六公主的眼里泛起热泪,但是很快控制好情绪。
现在只是个开始,大宋无才女,从她开始改变。
为了承担起这个重要的责任,她要做一个好的表率。
六公主的眼神不自觉地瞥向两位姐姐的报纸和信件,微微一笑:她已经知道写什么了……
元朝。
皇后察必正在盯着忽必烈用膳。
这位史书记载过“既美且媚,极受宠爱”的皇后,出生于蒙古的黄金家族,嫁给的是元朝的开国之君,生下来的是元朝的太子。以古人的眼光来看,一生顺遂到几乎完美。
忽必烈在烛光中看着妻子,越看眼神越柔情,他吃到一半,忍不住朝着皇后伸过手去,拉住察必的手:
“皇后听说过一句话没,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美。说得就是皇后。”
察必完全不被丈夫的柔情蜜意迷惑,夹了一大筷子青菜放到忽必烈的碗中,看着忽必烈的脸色瞬间的僵硬,心里觉得好笑:“天幕说了陛下暴饮暴食导致身体不好,陛下还是悠着点。”
“天幕还说,我是因为爱妻去世,又跟儿子有矛盾,儿子还早逝才受到打击身体不好的。”忽必烈语气有些委屈,又有些担忧,“皇后,你才应该保重身体。”
察必蹙眉,有些苦恼也有些忧愁,毕竟医学卷时就从天幕得知了自己会芳年早逝,可是各种大夫都请来看了,说得都是些无大碍的小问题。她不得不猜测,或许自己是因为某种急症而死,至少现在还没什么问题。
“我觉得我身体挺好的,没哪里不好。”
“可惜天幕没说你是因为什么疾病,都不好提前预防。”忽必烈对察必的看重,比对真金更为重视。
这其中有两人年幼夫妻相伴多年、共度过许多风风雨雨的陪伴深情,也有蒙古制度的特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