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朝代,受到社会或者家庭限制,并没有多少途径学习的民间女子大受鼓舞。
“原来女子,也可以上战场!”
“后世还有公主带兵!”在秦汉,风气稍微开放一些的公主们开始有了别样的想法,“我记得,是唐朝的平阳昭公主!”
在两宋,本就饱受外敌威胁,民间习武的女子感受到了人生有了新的出路:“前朝有花木兰,后世有明朝的秦良玉,我辈女子为何不可以从军!”
“唐朝有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我明朝书籍更多,科举更接纳寒门,为什么不能再有一位巾帼宰相!”明朝,刚刚解除缠足的女子在休息期间,心里的火苗越来越盛。
她不想再继续这样,连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人生都不能自己作主。
只有自己大权在握,才能脱离这样不由自主的人生!
清朝,遍地开花的农民起义中,女子起义首领淡淡道:“女子本就不弱!”
【在花木兰之前,无论是白雪公主还是长发公主,各种公主都是等待王子来拯救,最后以爱情的圆满成为人生的终点。但是木兰不是。】
【木兰能够勇敢地承担起责任,能够代父从军,能够上阵杀敌,能够千里回援拯救皇帝,也能功成身退解甲归田。她始终是主动地选择,勇于去面对任何困难。】
【木兰不仅能保家卫国,通过从军,获得了和男子一样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机会,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她表现出了不比男儿差的胆识智慧。】
【诗中结尾“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也道明了本诗的思想趋向:如果女子有施展抱负才能的机会,她们的表现丝毫不比男儿逊色。这种思想发现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体制下是难能可贵的。】
即使天幕放出一个又一个优秀女子的故事,对于思想保守的男性来说,依然不认可。
南宋,不赞同的人各种话语:
“天幕真是居心叵测,在煽动那些女子不安于室。”
“女子本就柔弱,遇到危险不靠男子拯救靠自己?多少女子家里男丁一死就被乡里欺压,这还叫靠自己?”
也有人满不在乎:“管天幕怎么说,这不过是话本子里的人物。就算偶尔有几个有才华的,还能到官场上来不成?不过是几个虚名有助于嫁个好人家。”
但是很快,说话的人就被打脸了。